乡村振兴,教育为何是“牛鼻子”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10-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如果从基层求稳思路出发,如此有争议的事情很有可能会不了了之。但泸溪不仅做了,还一直坚持到现在,并且实现了岗位津贴发放标准的逐年提升,2019年最偏远地区村小教师每月的岗位津贴已达到1400元。

    为什么坚持?“因为我们认为那是对的方向。”作为决策者之一,向恒林说,这是当时党委、政府班子的集体研判。

    泸溪为乡村教师发放岗位津贴的消息报到教育部后,引起部里高度重视,教育部当即选择在全国40多个贫困县推广。此后不久的2013年,湖南出台《关于对武陵山片区乡村基层教育卫生人才发展提供重点支持的若干意见》,以文件形式从省级层面全面落实乡村教师津补贴制度。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为乡村教师发放津补贴,开始在全国推行。

    从县到省再到中央,有关乡村教师岗位津贴政策的出台,对泸溪无疑是莫大的鼓励。当年决策过程中的种种心路历程,慢慢在该县党委、政府班子里积淀为一种定力——把握方向不迷茫,咬定目标不放松,艰难困苦不动摇,真抓实干不折腾,奋力拼搏不懈怠,与时俱进不落后。

    于是,当一个个新问题浮现,泸溪人凭着这份定力,一次次选择了他们认为“对的方向”——廉租房建进校园解决乡村教师住房难问题;只在三中、五中等大校建禁毒室,而不是按照文件要求每校都建;根据实情将“青年教师必须要有三年支教经历才能评职称”改为“先评再补后聘”,且支教、送教都算……

    一个个创新之举,解决了一道道难题,叠加而来,便汇聚成泸溪教育改革。如今,用2019年的眼光回望当年,不少创新之举,或是游走在政策边缘,或是“第一个吃螃蟹”。如果决策者没有勇气、不敢担当、不愿作为,如何能有“摸着石头过河——踩稳一步,再迈一步”的泸溪教育改革?

    回望的同时,我们还发现了另一特点——上级政策到了泸溪,常常会经历一个本地化过程。

    以湖南的“省长工程”芙蓉学校建设为例。这是湖南从2017年开始实施的,由省长许达哲亲自挂帅,第一批在全省41个贫困县建设40多所芙蓉学校,省财政给予每个县3000万元资金支持,以推动贫困地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大项目。

    在省里统一建设标准的要求中,房子要建成“装配式”的,如按这个标准,每平方米造价达3300元;先期预算中,“全过程咨询费”按照总造价的5%—9%收取。“‘装配式’不符合我们的地理条件,应该搞‘传统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全过程咨询费’我们当地只需230万元左右。”分管项目建设的主任督学左力华,特意在泸溪和周边县做了调研。

    “如果按照我们的提议,至少可以省下2300万元,在我们这儿,又可以建一所新学校了。”谭子好和左力华向省教育厅汇报了相关情况。厅里高度重视,在向省住建厅核实后,答复说,可以不按之前模式操作,建议根据泸溪实际情况办理。

    “政策泸溪化,是我们多年来坚持实事求是办教育,必然会出现的结果。”谭子好说,这种实事求是,当以充分把握客观县情为基础,以全面研透政策为关键,以学习借鉴外地经验为辅助,以务实进取、真抓实干为态度。

    如今,站在新的历史时期,32万泸溪人对教育有了新认识——教育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不重视教育的地方,必然是没有希望的地方。

    对教育特殊重视,是一个中部省份山区县、贫困县,在谋划本县经济社会发展大计时作出的战略选择。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有2800多个县,无论是深度贫困县,还是经济百强县,都面临各自的“发展之困”。有的本就先天条件不足,有的区位优势越来越不明显,有的在耗尽自然资源后找不到转型之路……究竟什么,能助力每一个县走出各自“发展之困”?

    答案是,教育

    本报记者 李伦娥 阳锡叶 赖斯捷 通讯员 李茂林 倪正松 李常

 要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