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产教融合 助力应用型人才培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10-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国家“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近年来,各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高校,正在不断推进此项重大政策的落实工作。工作推进过程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政校企各方在价值取向、体制机制、资源共享以及评价体系等诸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常州工学院光电工程学院从2007年成立起,就坚持与区域行业企业联合开展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光电学院整合行业企业多方力量,创建了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共同体(简称“共同体”)。在共同体内,合作各方以“应用为先、强化工程实践能力,产教融合、突出光电产业背景,工管结合、彰显质量管理特色”为指导思想,打破校企之间的政策、制度等壁垒,实现优势互补,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及标准设计、教学组织实施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探索出一条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新路径。

    教学改革的主要举措包含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践行共建共享理念。以光电学院为发起单位,相关行业企业为成员单位,构建共同体。合作各方共同开展市场调研,了解专业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变化趋势,分析各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的工作要求,确立人才培养的服务面向和定位。同时合作各方以专业教学标准建设为核心,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确定课程体系、共同建立课程标准、共同开展教学活动、共同实施教学评价。

    二是完善共建共享体制机制。合作各方组建“虚拟学校”,实施“一校式”办学模式。建立决策层、协调层和执行层的产教融合共同体合作新机制,并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项目工作组和教学运行组等组织机构。确定领导小组明确任务方向、项目工作组协调推进、教学运行组具体落实的机制框架,做到通盘考虑、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分头实施,以此打造规范管理流程,打破校企壁垒,实现协同育人。

    三是建立共建共享平台。合作各方以系统整合为核心,以流程优化为重点,以智能服务为目标,开发共同体门户网站,建立教学、管理、服务互动平台,从技术手段上保障高效的“一校式”教学管理。同时通过分享行业企业职业标准、技术标准、业务流程、作业规范等相关信息,为专业建设提供依据,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支持。

    四是分享共建共享资源。首先是师资共建共享:通过集聚行业企业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与学院教师的力量,共同建设了一支教师资质、行业资格兼具,教学能力、应用科研能力、实务能力兼备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双方通过名师公开课、青年教师公开课、资深教师示范课、研究性教学示范课、学术沙龙等活动,加强教学研究,打造优质课堂。其次是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学院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参与研讨,构建融继续学习能力、岗位职业能力与就业竞争力于一体的课程体系,共同制定与职业资格和鉴定相衔接的课程标准,开发与企业生产场景、生产设备基本一致的虚拟仿真实验(训)项目等拓展资源。再其次是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共享:校企深度融合,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打造“一体化”实习实训基地。实训过程中以企业工程任务为导向,以创新训练项目为载体,使学生受到系统的训练,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五是完善过程监控机制和综合评价体系。合作各方完善了过程监控机制,实现了全过程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优化了教学质量监测点的统计口径、权重和目标值,以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为核心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增强综合评价的科学性、引领性和规范性。

    总之,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通过整合高校以及行业企业等多方力量,创建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共同体,能够更好地实现价值理念、体制机制、优质资源以及过程监控与综合评价体系等共建共享,打破人才培养中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在政策、理念、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壁垒,实现优势互补、协同育人、共同发展,提高办学效益,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保障。(潘雪涛 蔡建文)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