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希望 描绘多元教育新图景
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重要方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也提出,鼓励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
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辽宁省大连市教育管理部门制定了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将“促进普通高中优质化多样化发展”列为主要任务之一,要求以学校特色课程体系构建为支撑,打造学校特色品牌。按照这一发展方向,创建于1936年的大连市第十三中学(以下简称“十三中学”)多年来始终秉承“夯实基础、突出特色、多元发展”的办学理念,立足新思维、新德育、新课堂、新亮点、新势力,努力描绘“多元发展、多元修德、多元增识、多元实践、多措推新”的多元教育新图景,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先后获评大连市多元教育特色项目学校、全国校园足球优秀学校、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大连市多元教育特色高中、大连市示范高中、辽宁省示范性高中等荣誉称号。
“育德养心”发展学生创造力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全国教育大会指出,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学校作为德育的重要阵地,任务艰巨。多年来,十三中学生源70%以上为进城务工及随迁人员子女。在“让每一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时代趋势中,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家长对学生的发展需求是多向度的,学生对自身的成长需求是多样化的,在这些需求叠加的情势下,十三中学提出为学生提供“更适合的教育”“个性化教育”和“扬长教育”。学校顺应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趋势,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提出“多元育德,六度齐修”的创新德育管理方式,即通过“晓之以理”的思想熏陶、“行之以规”的核心观渗透、“动之以情”的情感濡染、“授之以渔”的自我发展、“学之以据”的习惯培养、“导之以行”的特长引领提升德育成效。
为推动立德树人落地生根,十三中学通过“五季三礼”(军训磨砺季、活动体育季、青春毕业季、素质拓展季、国际交流季、成人礼、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园品牌文化活动,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充分展示搭建平台。同时,学校确定了以“开贞、开放、开创、开拓”为社团发展的文化宗旨,在这一文化宗旨的指引下,学校形成了五大类30多个精品社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舞台。
探索“三疑三探”教学新模式
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新要求,提出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三中学探索创立“三疑三探”思维型课堂教学模式。思维型课堂即创设合适的情境驱动思维、搭建合理的台阶牵引思维、提供恰当的原型启发思维、施以温暖的鼓励呵护思维、给予巧妙的点拨深化思维。“三疑三探”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通过疑问与探究结合等相对固定的教学环节,使学生由被动听课变为主动求索,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品质和习惯,切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更大化。“三疑三探”紧扣“疑”与“探”的相互促进,通过“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形式,既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兴趣、提升学生思维的有效做法,提高了教师营造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课堂氛围的能力,也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现在每一学科都发展出了各自的“变式”,构建了学科教学模式:“起承转合”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承寻转拓”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感品融出”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物明理”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温故明理”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惑思悟行”生物课堂教学模式、“望闻问切”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立合分明”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析地明理”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在教学进程中,十三中学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坚持分层教学、分层辅导、分层作业。一方面,学校针对优秀学生,通过教学讲座形式,拓宽视野,提升能力;针对基础薄弱学生,每周利用辅导课重点答疑解惑;针对特长学生,加大管理力度,政教处与教务处、特长指导教师与班科任教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保证特长学生在学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与素养方面双丰收。另一方面,在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中,从学习小组成员的组成、课堂承担的角色与任务,到学案的设计、分层作业等方面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校本课程挖掘潜能亮点多
多样、立体、创新的学校课程是实现学生自主、创新、优质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十三中学遵循“开放包容、多元丰富”的特色发展战略,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班级课程三方面着手构建新的学校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分四大类:激发学习潜能课程,激发志趣潜能课程,激发STEAM+创新潜能课程,激发动力潜能课程。通过扎实推进课程改革、深入开发校本课程、大力开展特色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在现有四大类近30门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十三中学通过构建适合不同潜质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群,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个性发展需求的个性化课程,使其特长得到充分发挥。这些个性化课程涉及人文经济、音乐舞蹈、体育运动、科技探索、心理健康等多个门类,既紧跟时代步伐,又结合本校实际,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的文化艺术等教育资源,拓展了特色教育的空间。其中,“智能机器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足球”等校本课程均在大连市优秀校本课程评选大赛中获奖。2014年美术校本课程“色彩 素描 速写”在大连市优秀校本课程评选大赛中获一等奖。针对学生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聘请校内外专家开设各级各类系列讲座和专题课程。让学生依托特色课程,挖掘自身潜质,充分得到主动、和谐、有特色的发展,为终身学习、自我发展奠定基础。
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个性培养,十三中学不断营造创新教育环境、探索创新教育模式,以创建“创新实践教室”作为学校发展新的增长点,深入探索 “STEAM+创新实践潜能课程群”的开发,从而以创新实践教室推动育人模式的创新。据介绍,学校围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技、金融等领域,在大连市率先创建了“WER工程”“RIC机器人”“翼·空间”(创客与3D),以及“生物技术”“数学建模”“绿色化学与食品安全”“探物明理创新致智”“NOC水中机器人”“机器人极限挑战”“金融·投资”“哲学思辨”“青马孵化站”等创新实践教室,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设施设备深度融合的新型学习环境。同时,学校还与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学院、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大连交通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市科技馆、大连市3D打印学会建立合作,打造针对高中学生的创新实践基地,通过更高层次的平台拓宽学生的视野,践行创新实践的教育理念,让每一名学生的人生都能出彩。
特色凸显发展渠道再拓宽
“以艺体科技为特色,带动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是十三中学的办学方针。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不动摇,立足高起点办学,促进学生主动、全面、个性化的发展。继2012年被评为“大连市多元教育特色项目学校”后,学校一直坚持以足球、音乐、美术、机器人四大特色项目为抓手,通过特色课程构建、特色教师培养、特色文化活动等,不断强化学校特色项目在学校的普及与提高。
在足球队多次于省市和全国比赛中获得较好名次的基础上,学校创编了校园足球操,强化体育文化和精神。学校音乐特长生多次在大连市相关比赛中获得佳绩,在国际国内中小学生声乐大赛上成绩优异,上百名学生在各类器乐定级中表现突出。美术特长生成绩突出,近3年来,美术特长生当中76%考入中国美院、广州美院、天津美院、鲁迅美院等美术专业重点大学和“985”“211”综合大学,一本升学率高达97%。机器人团队多次进军国家级别、世界级比赛,并在世界、国家、省、市各级各类比赛中包揽多项冠军,荣获优秀团队的殊荣。此外,学校在音美特色教育基础上,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学生综合素质展演”,满足更多学生对美的追求,提升人文素养。在日语教学和社团基础上,学校举办大型“国际文化交流节”,促进学生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拓展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开展各类学科竞赛针对性指导,满足更多优秀学生对综合素质评价招生、自主招生需求……学校特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满足了学生的多元需求,实现从特色项目到多元教育特色学校的转化,为国家输送了一批批品学兼优、特色突出的人才,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也得到不断提升。
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和新的发展机遇,已经跃居省级示范性高中行列的十三中学将继续秉承“夯实基础、突出特色、多元发展”的办学理念,建立具有多元特色的高中教育新模式,恪守初心,勇于担当,肩负起“培养国家合格建设者与创新人才,培育大国国民,储备世界领导人才”的使命,努力描绘高中教育的新图景,推动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多元发展、优质发展,让每一名学生都绽放自己的精彩!(陶贵金 周 艳)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