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成都样本”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典型回访
城乡教育一体化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都具有重大意义。在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过程中,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努力探索。2009年4月,地处西部的成都成为全国唯一的部、省、市共建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2009年11月10日,本报浓墨重彩地报道了成都市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经验和成果,通过鲜活的案例和翔实的数据,展现了成都市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经验举措,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
如今,10年过去,面对老百姓对教育多样化、优质化的新期待,面对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转型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标准,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2.0时代”,成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发力点转向“全域优质”“高位均衡”,朝着“优教成都”跃进。近日,本报记者重访成都,探寻成都教育在“全域成都”视野下的发展足迹。
全市“一盘棋”,全域“一张图”——
科学布局规划,重塑教育空间格局
龙泉山上桃花开,青龙湖畔白鹭飞。
坐着地铁去成都东郊赏花观鸟,是近几年成都市民最热衷的一项活动。
连续跟踪采访坐落于青龙湖畔的青龙湖小学,就会发现学校一年一个样,“过去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现在是四时景不同,校园胜花园”。
校长廖小强告诉记者,学校依托得天独厚的环境,开展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和校本课程建设,曾经位置偏远、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学校终于“打了个翻身仗”,多次代表四川中小学到国内各种层次的生态教育论坛上做经验分享,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走在了发展前沿,成了不少城市学校争相参观学习的样板。
发生巨变的不只是乡村学校。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记者从成都市红专西路小学出门100米,沿着成都的母亲河锦江,就是一条绵延一百多公里的沿江绿道,串连起武侯祠、万里桥、百花潭、杜甫草堂等星罗棋布的人文圣地。
“每走一步都是美景,都有历史和典故。”红专西路小学把语文课、科技课、劳动实践课的相关部分,都放到了绿道,让学生零距离接触自然、人文之美。
按照建设“公园城市”的总体规划,近年来,成都已建成不同等级的城市绿道近三千公里,这些绿色的“毛细血管”,串起青少年素质拓展、科普实践基地等诸多要素。
过去,城市学校场地狭小、环境受限,如今,依托绿道开展起来的特色课程、“绿道研学”、社会实践活动,为学校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素材,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绿道不仅仅是“一条绿色的道路”,更让城市变成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大学校”“大课堂”。
城乡学校的变化,既是成都教育发展的缩影,更投射出成都城市空间格局的历史性巨变。
2000多年前,蜀守李冰开都江堰,让龙门山脉与龙泉山脉之间的川西坝子,变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也将现代成都城市发展的基本格局固定了下来。
今天,成都人口以每年50万的速度剧增,已经发展成为实际人口超2100万的特大城市,“两山夹一城”的川西坝子已经变得拥挤不堪。
反映在教育领域,“城镇挤”、教育公共服务跟不上的问题亟待破解。据测算,按照目前成都常住人口的年均增长速度,每年需要净增学位超过7万个。
破解“城市堵”“教育挤”的关键,在于打破原有的城市空间格局。
去年通过的《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描绘了“一心两翼一区三轴多中心”的宏伟蓝图。如今,成都城市发展正向东翻越龙泉山,开拓东部新区,龙泉山变成新的“城市中心”,“两山夹一城”变成“一山连两翼”。
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为支撑城市发展,成都市坚持“城市更新到哪里、教育就跟进到哪里,产业布局到哪里,教育就配套到哪里”,率先科学调整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以适应城市空间布局调整。
2017年以来,成都市教育局会同市规划局启动了教育设施专项规划修编工作,修订编制了《成都市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公办)布局规划(2017—2035年)》,涵盖全市22个区(市)县,并统一了编制要求和技术标准,真正做到“全市一盘棋、全域一张图”,共同打造“优教成都”。
2019年6月28日,全市教育大会作出了成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部署。教育大会后,市委、市政府围绕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提出了成都教育“三步走”目标:
到2022年,初步建成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现代化教育强市;到2035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泛欧亚有重要地位的国际化教育高地;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教育名城。
《意见》还明确了要通过“新优质学校”培育、指标到校生等政策倾斜和扶持,重点支持一大批像青龙湖小学这样的乡村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和“一校一品、一校一景”学校文化建设,推动乡村教育特色、内涵发展。
城市优,乡村美,是新理念下的新目标。未来,根据城市发展多中心、组团式布局,以“15分钟”为半径,人人都能享受优质教育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着眼“全域”,着力“县域”——
以“基本均衡”为基础,推动实现“优质均衡”
2017年,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从描述的字眼中不难看出,东、南方向是城市拓展的重点,而西向是龙门山水源涵养地和都江堰灌区,是成都着力控制开发强度的生态涵养区。
位于“西控”区域的蒲江县,是以丘陵地形为主的农业县,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不到成都的1%,财政可支配收入不足10亿元。就是这样一个生态功能区,并没有因为财政状况,影响教育投入。
在蒲江县采访时,县教育局局长杨忠云掰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近两年蒲江县农村中小学标准化提升工程中,全县教育装备提升总资金9934万元、环境改造资金200万元、运动场改造共投入资金3395万元……投入水平并不比其他区域差。
教育兴,城市兴。县域兴,则全域兴。根据这样的思路,成都市要求区(市)县政府健全“扶弱保底”教育投入保障制度和“城乡统一、以县为主”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同时要求教育建设项目和资金优先保障学位严重不足地区和薄弱学校需要。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资源配置也应保持动态。成都市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充分运用“统筹”的思路和方法,形成了“中心城区给政策、近郊区县给补贴、远郊区县给倾斜”的思路。
一方面,项目经费实行分担和支持的“动态倾斜”制度。例如,为期3年、总投入40多亿元的城乡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中心城区、近郊、远郊分别承担100%、70%(或60%)和30%(或20%),其余由市级承担。以近年来蒲江县的教育投入经费为例,运动场改造投入的3395万元资金,按照市县7∶3比例分担。而环境改造的200万元资金,全由市级承担。
另一方面,制定《成都市中小学校(含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建立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在成都,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每两年就会有一次动态调整,并且实行市县两级共同保障机制,对生均公用经费高于国家规定标准的部分,中心城区所需资金由各区自行承担,近郊区所需资金,按市、区3∶7比例分担,远郊县(市)所需资金按市、县(市)6∶4比例分担,“5·12”汶川大地震4个重灾区县所需资金按市、县(市)8∶2比例分担。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也建立了逐年调整增加制度。
务实而灵活的制度设计,“让钱花在了刀刃上”,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成都正营造着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圈”,不管近郊、远郊,不论什么层次的学校,都能得到发展所需,迸发出生机与活力。
教育成为助推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大学中办“小学”,在小学里办“大学”,是成都市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把好学校建到群众家门口”的一项重要举措。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