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班“抢跑”有了新障眼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11-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带的一年级班有36个孩子,大概有五六个没读幼儿园大班,而是用一整年上学前班。其他不上学前班的,大部分也会提前学拼音和简单的加减法。”北京市海淀区某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林海说。

    今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对于幼升小工作,要求严格执行零起点教学。然而,报幼升小衔接班、“抢跑”学习的现象依然存在。记者走访发现,更具迷惑性的衔接班培训与家长对幼升小的担忧缠绕在一起,形成了幼小衔接新图景。

    培训内容“掺着”来

    机构以兴趣包装增加迷惑性

    目前,市场化机构是幼升小衔接教学内容的主要提供方。

    衔接机构都教些什么?某幼升小衔接机构负责人张东国表示,衔接班除了调整孩子生活作息时间,为小学生活做好适应外,还会帮助孩子提前掌握拼音数学等基础内容。在该机构的课表上,参考小学课程时间,以40分钟为单位,排列着拼音、数学、识字等课程。

    除了拼音数学识字等“标配”教学内容外,当前,不少线下衔接机构课程出现了“融合”趋势,书法、思维开发、语言表达等素质、兴趣类内容也被纳入衔接教学内容之中。不少衔接机构甚至将之作为自己的“办学特色”。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薛海平认为,这种混合化趋势,不仅提高了监管难度,还对家长产生了更大的迷惑性。“学科内容和素质、兴趣内容掺和在一起,家长就会更容易接受,认可衔接班的必要性。”

    在严禁幼儿园超前教学后,大部分幼儿园不再教授拼音、识字、计算等学科内容。金色摇篮京津冀区园长师晓晴表示:“目前的幼儿园主要以看护为主,辅以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虽然大部分幼儿园已经去“小学化”,但据家长反映,个别民办园仍在偷偷“抢跑”。家住北京市大兴区的李建说,自己孩子所在的幼儿园大班,不仅调整孩子作息与小学生活同步,还教授1到20以内的加减法和拼音等基础内容。

    幼升小焦虑难纾解

    专家认为提前学不等于高起点

    家长普遍担忧,小学一年级拼音等教学内容进度快,孩子跟不上,学习基础不牢固。

    家庭教育专家尹建莉认为,“每个儿童天生都有‘打基础’的本能,只要不破坏,就可产生自我成长的能量。外部力量的过度介入反而会‘揠苗助长’。”

    “拼音似乎是简单的、适合提前学的,但它同样是抽象的、枯燥的。”在林海看来,“尽管课外培训机构强调自身拼音课程的趣味性,但效果毕竟有限。”

    不提前学拼音等内容,孩子上了小学后真的会跟不上吗?

    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林海发现,完全没上过衔接班、没提前学的孩子,相对于提前学过的孩子,由于缺乏更多的训练和经验,在刚开始时会学得比较慢,成绩会存在一定差异。”但林海也强调,这些“零基础”的孩子,在入门后会越学越好,很快能达到中上水平。“对于智商中等以上的孩子,基本在一年级上学期末就能追上了。”

    薛海平认为,幼儿不宜过早提前学习学科内容是得到国外一些实证研究支持的,提前学和没有提前学的孩子之间存在的成绩差异,在小学四年级以后会消失。“提前学能获得短暂优势,但这是以孩子其他能力,如想象力、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为代价的。孩子的学习成长不是百米竞跑,而是一场重耐力、拼后劲的马拉松。提前学习过多的知识性内容很可能会妨碍孩子长远发展。”

    幼小如何顺利衔接

    家长了解得多理解得少

    面对家长对幼升小的忧虑,对提前“抢跑”的衔接班的认可,薛海平认为,这一现象恰恰反映,在幼升小问题上,家长了解得太多,理解得又太少。“很多家长受身边氛围、培训机构炒作的影响,存在一定盲目性。他们并不理解国家教育政策背后的初衷和科学依据,也不了解目前小学教育目的和现状,让孩子上衔接班只是为求心安。”

    “幼儿园、小学的确是打基础的阶段,但最重要的基础不是知识性的,而是对科学的认识、对学习的自信和对学习活动的兴趣。哪怕最低水平做到让孩子不厌学,就已经是教育的成功。”尹建莉说道。

    朝阳某幼儿园老师姜莉认为,面对幼升小,家长需要明确该衔接什么,不该衔接什么。“孩子学习品质和能力的培养,比如专注力、倾听能力、理解能力等,才是孩子更好地学习的根基。不要简单化地把背了多少唐诗、认识多少字作为升学准备的指标。”姜莉认为,“幼儿园其实都会帮助孩子为小学生活做准备,家长对幼儿园教育该有信心和信任。”

    “抢跑”学科内容教学的幼升小衔接市场,看似是供求双方一笔“公平”的买卖,其结果却是对教育生态的巨大破坏。尤其在幼升小衔接班课程内容出现“融合”趋势后,对家长的迷惑性更大,监管难度高。

    薛海平建议,未来一方面要加大对幼儿园、小学和培训机构的监管和治理,通过完善过程监管,甚至采取立法等手段,对其教学内容和行为进行识别监督,在严禁学科类学习“抢跑”的同时,尊重家长对兴趣类、素质类培训的选择;另一方面,要帮助家长做好“衔接”,转变教育理念,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通过多方努力推动教育生态形成良性循环。

 要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