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走一步,再走一步
“一本书总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翻开一本好书,信手提笔留痕,在感怀的文字间,留下清香墨迹,在触动的段落旁,留下心语点点……”
伴着舒缓的旋律,电台里传来熟悉的男中音。这档名叫《约读留痕》的读书节目,诞生于2019年4月,由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图书馆和区人民广播电台联合推出以来,已陆续更新了11期。欣慰的是,金沙中学“谨丞”读书会,不仅有3位老师在通城的电波中分享了自己的阅读人生,谈名著、谈家庭教育、谈汉字文化,甚至还作为“合伙人”之一,在创办《约读留痕》时的策划、试听、修改等环节中,留有自己的印记。
如果把时间的指针稍稍拨回去一些,全区的“领读者讲师团”(一群由教育工作者结盟的阅读组织)、“全民阅读活动推广”等组织或活动,但凡与教育阅读相关,总少不了“谨丞”的身影。这群可爱又耿直的青年教师,去幼儿园当“故事爸爸”“故事妈妈”,绘声绘色地讲绘本;跑到20公里远的村小,给教师们讲朱熹读书法,和孩子谈鲁迅朱自清;甚至去了青藏高原,与当地师生共读,一起寻找智慧,点亮人生。
小团队推动大集体
金沙中学“谨丞”读书会成立于2017年12月,但它真正的肇始,还得从十年前的“今天第二”读书会说起。那时的老校长凌宗伟,本爱书如痴,又刚当上“接盘侠”(从外地调任),面对暮气沉沉、慵散成性的教师队伍,该如何打开局面呢?眼珠一转,计上心来:搞读书会!老人家也不客气,把所有35岁以下的小青年都拉进读书QQ群,先自由读个小半年,克里希那穆提、苏霍姆林斯基、冯友兰、陶行知、李泽厚……你爱读谁就读谁,只有一条:雁过拔毛!也就是说,所有人得建博客,定期上传读书心得。看着“散养”得差不多了,他再选好苗子,指定书目,如《民主主义与教育》《爱弥儿》等,每月共读、共思、共写。
就这样,一个青年人的读书队伍,渐渐拉起来了。为了变着花样地增强刺激,甚至是“诱惑”大家,老凌搞了一系列配套手段。比如“咖啡屋”开张,有饮品、有藤椅、有沙发,让大家得闲就来读书;再如把名家、媒体请来,搞各种“面对面”“零距离”,让教师们现场观摩和对话。加上广播、纸媒的宣传造势,如此的硬核行动,果然很奏效!经过书里书外的一番经历,大家的视野、思维、态度等都发生了转变。再过两三年,这些青年人的书卷气渐浓,学校变得雅致、文气了很多,一些年纪偏大的老师也悄悄向读书会“献媚”:听讲座、记日记、谈心得,还有人竟写出骈文……老凌果然受不了“诱惑”,统统照单全收。可以说,随着队伍日渐壮大,整个校园旧有的慵懒气、市侩气,乃至怨气、戾气自然就无形化解了。“小团队推动大集体”,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星星之火的力量,我们永远不能小觑。
但这样的氛围,随着老凌的退休,尤其2014年的学校重组,而不复存在。我们这几枚“火种”不甘就此熄灭,就借区体育馆内的一家咖啡屋,作为新的据点,把散落在各个学校的点点星火重聚在一起,大家自掏腰包作经费,挤牙膏一样地约时间、找专家、定内容。犹记得那一年的寒假,我们把南通市教科研所的老所长严清请到咖啡屋,聊的主题便是“我的精神成长史”。没想到,消息在朋友圈发出后,好几位老师询问地点,想来参加。实在抽不出空的,就预定了下一期。那一回,健谈的严先生从自己孩提时代的阅读说起,穿梭了近60年的时空,把一代读书人的风骨与倔强,全部沉淀在桌上的盏盏清茶之中。众人边饮边回味,“其实,在咖啡厅里也是可以喝茶的”,严先生笑着说。是啊,我们那小小的火光,正在透过学校的砖墙,影响着周遭的世界。
数字时代的精神共同体
2017年,经历了基因重组的金沙中学,迫切需要教师们对学校文化有向心力,更需要众人的昂扬斗志和砥砺自新。这些“务虚”的软实力来自哪里?唯有一条:建设精神共同体。李达校长一直惦念着我们这些“火种”,稍稍能腾出手,就坚决恢复读书会,并以学校创办人、清代举人孙儆的字“谨丞”为会名,以勉励大家继承其志,再接再厉。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从这一刻起,我们的读书会一如这所学校,迎来了新生。怎么去做?当时敏锐的感觉是,在“未来已来”的数字时代,阅读在“守常”的同时,可能也需要变革。比如,就阅读体验来说,传统的纸质文本有大小、轻重、厚薄,但青年教师也有人喜欢电子书,其储量大、检索快、易携带,能将看、写、听、摘、录融于一体。所以我们在准备纸质文本时,也会提供电子版。
但真正的难题是,如何选定阅读书目,并实现过程化的管理?以旧经验来说,通常是读经典、读名著。这固然没错,可具体到某一本上,又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的偏见。我们想到的则是“数据挖掘”,即提供经典书目单(并附每本书简介),再由教师们自由勾选,最后选择其中的最大“公约书”。2018年秋,我们又做成实体性的“数据挖掘”:选派刘陈飞、季昊等代表到南京书展现场,购置百余本教育书籍回来后,进行“民主海选”。这样做,或许麻烦,但的确让大家最满意。读书会成员刘新军老师知悉了这种方式后,就用学校图书馆电脑,调取高一、高二学生的借阅数据,分析每个人的阅读量和阅读结构,首开“基于大数据思维的班级阅读指导”先河,让人眼前一亮。
我们所定下的第一本共读书目,是美国学者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年版)。值得一说的是,大家集思广益,运用了多样而灵活的呈现方式:创设每月一次的“谨丞讲坛”,开通“谨丞书坊”微信公众号,设立“谨丞录播”(日常推出的微信内容,为文字、图片、音频的复合方式;对于重要活动,往往留有视频)等。这些有趣有料的形式,既有当年读书会的痕迹,如沙龙式、茶话式的研讨氛围,也颇有创新之处,那就是阅读的“数字化生存”。周玉霞老师是官微的负责人,从“谨丞”成立之日起,我们所有的阅读经历,都被数字化地凝结在网络中。从泰勒开始,我们一直读到康德的《论教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李镇西的《自己培养自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93篇推送,让对知识和情感的回忆,织成一张联结彼此的大网,也为“精神共同体”予以新的含义。
不仅如此,由于“线上”的开通,传统的物理条件被虚拟化,大家可以随时分享自己的所读所想。陆春梅老师的年阅读量达到惊人的100本,她的微信文章几乎成了专栏,在“共读”之外,常态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人。周林聪老师的西藏支教,让他把“谨丞”带上了雪域高原,小伙伴们再通过网络,面对面分享两个地域的阅读收获。这使我们的精神共同体,具有数字时代的“去中心化”特征,它让每一个人都可以站在舞台中央,去发声、去交流、去创造。
找到最适合个人成长的道路
“谨丞”一直在行走。每走一步,既有忐忑,也有惊喜,但无论怎样,都加深了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敬畏。但我们更愿意说,每走一步,其实就是得到了一种馈赠,正如羌达勋老师所说:“每一本经典的书,都可能是一次重新出发,让我们去重新发现自己,重新审视自己,找到最适合个人生长的道路。”
如果算上前身,“谨丞”的足迹留在了厦门、上海、北京、苏州、南京。2018年的“世界读书日”,我们来到苏州研学。由于做了网络预告和推送,一路上总有外地的朋友询问具体情况,还有本地教师前来“蹭”听;而在通州地界,我们与全民阅读推广组织合作,为城乡间的教师、学生带去阅读,广受关注。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听说并认同“谨丞”的行走。2019年,我们与广播电台合作,为普通市民分享文学与诗歌。2020年,我们还可能与更多媒体合作,带去自己对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先贤的主题阅读和思考……也许我们,还有更多“可能”等着靠阅读去实现。那就多走一步,再走一步吧!
(作者系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教师、“谨丞”读书会创建人之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