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初心立德树人 践行使命筑梦岐黄
皖江大地,人杰地灵,自古以来医家辈出,医药繁兴。皖北之亳州,汉代医家华佗,悬壶济世,制麻沸散,行剖腹术,创五禽戏,谓外科之鼻祖。皖南之徽州,新安医学隆盛,普救含灵,名医不绝,医著宏富,异彩纷呈。“北华佗,南新安”,双峰并矗,双流交汇。安徽中医药大学自建校初始,一代代安中医人坚守“至精至诚 惟是惟新”的理念,紧跟党的步伐,顺应时代潮流,扎根江淮大地,传承岐黄之术,披荆斩棘,奋力拼搏,同心编织弘扬国粹的美好中医梦,齐力绘就振兴中医药发展的新画卷。
沧桑砥砺 不断推进发展迈入新境地
安徽中医药大学前身为1952年创立于芜湖的安徽省中医进修班(学校)。1959年3月,安徽省中医进修学校由芜湖迁往合肥,同年5月19日,安徽省政府部门正式批准成立安徽中医学院。建校初期,校舍建筑总面积仅8亩,图书馆藏书4万余册,办学空间不足,校园环境简陋。1962年,安徽中医学院与合肥医学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安徽中医学院。“文革”时期发展受挫,学院并入安徽医学院。1975年,国家批示恢复安徽中医学院,学院党委团结带领广大教职工克服万难,白手起家,迅速重建了校园,全面恢复了教学、科研、医疗、管理等秩序,开始了艰难的“二次创业”。沐浴着改革春风,迈入新世纪,学院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办学规模大幅扩大,办学条件逐步改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科研实力持续增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育人环境渐进优化。2000年,安徽省医药学校并入安徽中医学院。2011年,安徽省政府部门批准组建成立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2013年,安徽中医学院更名为安徽中医药大学。2014年,学校获批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立项建设单位,主体搬迁至少荃湖新校区。
今日的安徽中医药大学占地1200余亩,业已形成少荃湖校区、梅山路校区、史河路校区、六安路校区的办学格局。今日的安徽中医药大学已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安徽)基地、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国家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站在绿树如荫、花团锦簇的校园,人们不会忘记,今天的一切,饱含着老一代安中医人开疆拓土的心血和汗水!
优化专业 不断实现学科布局新突破
学校围绕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合理配置学科专业资源,优化学科专业布局,聚焦人才培养。安徽中医学院成立当年,首开6年制中医学本科专业,1970年新设新药专业(学制2年),1979年增设中药学本科专业,1983年增设针灸本科专业,1997年联合合肥工业大学创办全国首个制药工程专业,1981年获建中医基础理论、中西医结合基础(生理)、中医内科学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3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78年招收首届硕士研究生,2014年招收首届博士研究生。
学校经过60年的发展,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现有国家中医药部门重点学科17个,省级重点学科1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本科专业24个,其中一本专业22个,国家级别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别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7个。逐步建成了以中医药特色优势学科学位点为主体,以医、管、理、工、文等学科学位点为支撑,各学科相互渗透、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学科学位点体系。
会聚英才 不断取得教学改革新成效
学校坚持“人才兴校”方略,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理念,逐步建立完善人才引进、成长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着力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医疗服务的能力与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建院之初,教职工不足百人,60年厚积薄发,学校现有国医大师2人、全国名中医3人、岐黄学者2人、全国优秀教师8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安徽省模范教师8人、优秀教师10人、教学名师17人、教坛新秀26人、高校领军人才5人、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25人、青年皖江学者1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现有2个国家级别教学团队、1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别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别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别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
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改革贯穿于学校建设发展的全过程。1984年,学校提出“多途径、多模式、多层次培养中医人才的观点”先后刊载于《中医教育》《瞭望》。1993年,学校“开设第二课堂,激发学生热情,培养学生能力”教改项目获国家级别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2014年“地方中医药院校高素质应用型药学类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院校—师承—地域医学教育相结合,培养新安医学特色的中医人才研究与实践”教改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级别教学成果二等奖。“十二五”以来,学校新增1门国家级别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别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9门省级精品课程,先后获国家级别、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0余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5项。2005年、2018年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铸魂育人 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新高度
学校以人才培养为第一要务,坚持育才与育人并重,传承与创新并举,人才质量不断提高。从1959年72名6年制中医学本科专业学生跨入安中医校园,到1978年招收6名研究生,再到2014年首次招收7名博士研究生,学校逐步形成了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和成教生人才培养体系。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始终处在安徽省高校前列方阵,连续多年荣获安徽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标兵单位”称号。60年来,学校培养的5万余名学子扎根基层、立足医疗科研一线,为安徽乃至全国的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知识、技能和修养的教育培育,通过主题教育、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文化活动和创新创业教育等,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大医精诚”。2013年以来,学校组织开展职业规划设计大赛、“百人获奖、千人参与、万人受益”大学生学科知识与技能大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全国性竞赛,并先后获批国家级别、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500余项,荣获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总决赛一等奖1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10项、“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4项及安徽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创青春”安徽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学校曾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和全国“优秀团队”称号,获得全国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团支部”称号和团组织“全国五四红旗团总支”称号。2018年,学校“大医精诚”实践育人工程入选国家教育部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药学院入选安徽省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2019年,药学院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创新转化 不断撷取科学研究新成果
学校坚持“科技强校”方略,推进协同创新,加强科技合作,充分发挥中医药学科特色和科技优势。
学校于1979年建立安徽中医学院经络研究所,穴位特异性研究被业界广泛认同;1983年,学校首个国家科技发明奖“蛇伤蛇肿的早期快速诊断法”获国家科技机构发明三等奖;1986年,研发出国内首台胃肠疾病无创伤性诊断仪器(胃肠电图仪),该项目被列为首批国家级别“火炬计划”;1987年,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李东恒温胃汤化治疗慢性萎缩胃炎“研究机理,研发出新药温胃舒、养胃舒,广受消费者好评;1991年,“荫风轮(断血流)的药用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挖掘开发的民间中草药“断血流”成为安徽省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首个地方药材;2000年,“肝豆状核变性的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研究”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研究一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16年,参与的“热敏灸技术的创立及推广应用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校企联合研制开发中药新药10余个,已获5个新药临床研究批件,中药一类新药(新藤黄酸)被列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
近5年,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700余项,其中国家级别项目近120项;发表学术论文40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60余部;获批国家专利100余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41项;学校拥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院士工作站、高校智库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4个。2010年新安医学实验室被批准为省部共建新安医学教育部门重点实验室,实现了学校迈向国家级别科研平台的新突破。2012年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正式挂牌,下设21个研究所,搭建了一个共享、开放、流动、竞争、合作的省级中医药研究平台。学校积极利用国家级别基地平台,与企业、市县开展全面产学研合作,实现中医药产业与学校科技、人才资源的有效对接。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