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不放春秋假要科学论证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11-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近日,教育部对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关于落实大中小学春假、秋假的建议作出回应。回应指出,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实施春秋假,还需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研究,深入评估。教育部将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适时出台相关政策规定。

增加春秋假不应止于“数字变化”

    教育部的回应很明确:学校假期调整涉及社会、家庭等方方面面,应持积极而谨慎的态度。在全国范围内增设春假、秋假的那一天,恐怕不会那么快到来,而其最终决策的过程,也会牵涉到更多部门,需要更漫长的调研和试验。

    尽管全国范围内增设春假、秋假没有时间表,但不少地区、学校早已先行先试。然而,对一件事,要看到其利好,也要看到相应的付出。对学生来说,春假、秋假也许没有想得那么美;而对家长、教师而言,春假、秋假更是一个让人倍感纠结的话题。

    很多大学生为“别人家的学校”设置春假而钦羡不已,却很少注意到,相关高校的学生并不会因为多了几天春假,而减少整体学习时间。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在设置春假的同时,还坚持实施“国际小学期”制度,本科生在校期间要修满一定学分,而“国际小学期”利用的是通常学校的暑假时间,时间长度接近一个月,因为以来自境外大学的外教授课为主,学习强度相比平时有增无减。春天多休息几天,夏天还上一个“学期”,这笔账很划算吗?

    如果春假、秋假从个别学校的尝试,成为普遍性的制度,一学年由三学期、四学期组成的制度也会相应固化。这恐怕不仅是学习时间长短的问题,还是学习节奏变化的问题,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需要重新适应。一年四个学期,是不是意味着四次期末考试?学习的周期缩短了,对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的要求也相应地提升了。

    在大中小学生学习压力较大的当下,设立春假、秋假,其意义自然不容抹杀。然而,设立春秋假的立足点,不应该是简单地放假,而是让学生更有效率地成长成才。哪怕多放三五天假,并不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也应当看到,让学生更好地分配学习时间、增长本领,才是制定假期规则的根本目标,也更能取得社会共识。

    在社会关注中小学生减负、狠抓大学教育的当下,探索新型教学日程,应坚守教育规律。对劳逸结合的学生来说,利用增加的春假饱览祖国大好河山,再利用灵活的学习时间接触新的知识,确立自己奋斗的新目标,就很“值得”;而如果只把假期增减视为数字变化,恐怕就是缺乏深入思考的折腾。(作者王钟的,原载《中国青年报》,有删节)

春秋假“做什么”比“放几天”更重要

    春秋假的好处自不必提。俗话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适当的假期既能把减负落到实处,也有益于学生们调节身心,起到劳逸结合的作用。

    比放几天假更重要的,是利用假期做什么。从传统上看,我国古代学生们放假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史记·春申君列传》中载,“因游学所以能博闻”。用外出游玩、揽山川风水入己之怀抱,成了古代文人提高道德修养、增长学识的有效方式。孔子出游列国,确立了“比德”的儒学审美观念。而我国教育家也早就意识到假期过少对于学生的负面作用。1905年,被尊为南开“校父”的严范孙先生就批评旧式私塾教育假期过少,不符合新时代教育和学生成长的需求。

    由此可见,学生们如果能够好好利用春假、秋假增长学识,广博见闻,将会对自身的成长大有裨益。

    利用假期游玩需要带着计划性、目的性。应当以看待一种学习方式的视角而非旅游或玩耍的态度看待假期,通过异地文化的感受与求知提升自身的素养。从教育规律上看,将教育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实现知行合一是合理且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因此,通过春秋假期让学生们带有目的性地出游,有利于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在教育部的答复中,也强调了春秋假应与实践相结合。这也与目前社会对创新创业以及智能产业的需求相契合,弱化了以往象牙塔式的教学,把“教室”搬到日常生活中、搬到大自然里,避免了学生走出校门仍是一张白纸,有助于培养具有高度实践能力的综合人才。(作者杨仑,原载《科技日报》,有删节)

放不放春秋假应采取审慎性原则

    设计中的春秋假具有极大善意,真正落实下来也利国利民。不过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差异,春秋假落地也面临挑战,其间不乏反对的声音。来自家长的担忧在于,学生放假后家长不能跟进放假,则孩子出行旅游就难以实现,尤其是中小学生年龄较小,自理能力差又不能让其跟团旅游,放在家中又无人照顾,在实施课后延时服务的大背景下,增加假日反倒给家庭照顾带来诸多不便。若是无人照顾,未成年人的安全问题就难以得到解决,假期的调整和增加,反倒给家庭带来了新的烦恼。

    在带薪休假目前还无法得到很好执行的情况下,春秋假“行万里路”的游学目标就难以成行,没有了家长的陪伴,出行计划也就难以实现。同时,实施春秋假的目的在于“错峰出行”,解决集中出行所带来的拥堵问题,但集中放假依然会面临类似的困境。

    当然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学生每学期在校的时间相对固定,学校弹性利用的空间并不大,繁重的学习任务无以减轻,放假时间的调整与增减,会造成教学与学习任务难以完成。初高中面临着升学考试的压力,家长、学生和老师都处于紧张和焦虑的状态,连时间较长的寒暑假都被各种补课所占用,如此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息时间调整,反倒会产生各种新的负面效应。

    恰如教育部在建议中回复那样,由于学校假期调整涉及社会、家庭等方方面面,需要在实际操作中持积极而谨慎的态度。一方面要广泛征求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学生、家长和老师等真实诉求,吸纳更多的民意并形成更大共识;另一方面,要采取边试点边评估的办法,对试点的效果进行评估,以保障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要尊重地方自主的权利,由各地和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防止“一刀切”所带来的风险。(作者堂吉伟德,原载东方网,有删节)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