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立德树人 构建“一二四八”育人模式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湖南文理学院党委落实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长效机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一中心二转化四融入八主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一中心:以“立德树人”为中心
湖南文理学院党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将立德树人根植全体教职工,实现育人无不尽责;“德育”贯穿教育教学、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实现育人无时不有;思政工作覆盖课上课下、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实现育人无处不在。
二转化:在实现社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育人成果转化为服务社会成果双向互动中协同育人
汇聚优质社会资源育人。学校发挥政府部门、企业、爱国教育基地等协同单位的作用,通过课程共建、师资聘任、学术讲坛等途径,组织道德模范、先进典型等优质育人资源进校园,实现社会资源与高校协同育人无缝对接。
育人成果持续反哺社会。学校充分发挥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团、“三下乡”实践队、教授博士“沅澧行”专家团队的作用,组织师生进社区、农村、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宣讲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惠民富民政策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发展。
四融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地方经济发展成效、地方优秀文化、专业课程育人元素四大内容有效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让青年学生“理论自信”逐步树立。思政课教师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坚持做到“学习在当天、集体备课与教案撰写不过夜、创新理论进课堂不过周”,及时准确地将党的最新理论融入课堂教学。
地方经济发展成效让青年学生“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增强。常德市委、市政府部门将城市地标“三馆三中心”融入校园,大学生入校第一堂课就走进规划馆见证国家经济社会建设成果,鲜活的事例让青年学生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充满信心。
地方优秀文化让青年学生“文化自信”显著提升。地方优秀红色文化、德育文化、传统文化不断走进校园,滋润学生心田。同时,青年学生走入地方,探访先烈旧地整理英烈故事、调研地方文化发展现状、挖掘保护传承地方传统文化,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
思政育人要素不断融入大学生专业课程。经过8年培育,学校将59门专业课程列为“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创新授课团队建设,实施“课程思政共建人”制度,每门专业课程对接一名思政课教师为课程共建人。创新课程教学组织模式,将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深度融入专业课程,每门课程都守好“育人一段渠”。
八主题:根据大学生的认知特点、成长需求,以在校四年为时间节点,八个学期实施八个育人主题
学校推动“立德树人”落地生根,创新实践“八学期八主题”育人品牌,思想政治教育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持续融入其日常学习生活。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离校,每个学期重点实施一个育人主题。如第一学期筑牢信念、第二学期崇尚劳动、第三学期锤炼品德、第四学期认知社会、第五学期品鉴艺术、第六学期聚焦创新、第七学期强化实践、第八学期梦想启航等。
“八学期八主题”育人品牌形成以来,学校党建思政、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等工作成效显著。学校被认定为“国家产教融合工程应用型本科规划高校”,独立拥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学校是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涌现出“中国好人榜”道德模范朱天鹏、中宣部门《党建》杂志专题推介的“洋雷锋”詹姆斯、“国家教育部门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典型”马云龙、“给元首写信的环保大使”胡志仁、“地震灾区志愿者”吴亚强等一批先进典型。
(湖南文理学院党委书记 谷正气)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