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让思政课“立”起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11-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日前,一场名为《红船》的话剧登上了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的舞台。台上演员长袍飘飘、青春蓬勃,台词言辞恳切、气势恢宏。

    这既是一场话剧又是一堂思政课,也是该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任课教师与表演系师生携手进行的一次实践教学尝试。用实践教学给思政课做“加法”,让思政课的元素立体化、多面化,围绕这一目标,南京农大锲而不舍地探索着。

    课程实践让抽象的理论更具体

    “大学思政课面对的是青年学生,承担的是育人使命,如何让课程内容和形式‘出新’,是每名思政课教师面临的课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其他思政课在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一样——学生对抽象的内容缺乏兴趣。怎样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和深刻内涵,是大学思政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南京农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朱娅说,她希望尝试把思政课以话剧这种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出来,使枯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变得生动形象,以此减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疏离感。

    “抽象的理论理解起来有难度,那我们就让它们具象起来。”朱娅找到表演系教师殷昊罡,二人一拍即合,决定用实践教学给思政课“加戏”。二人说干就干,马上带着团队投入工作,从挖掘史料到编剧、排演,力争通过青年学生的表演再现革命先驱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精神。

    “这样的课程实践,让我们觉得历史人物从书本上走出来了,对抽象知识的感知更具体了。”参与表演和创作的表演系学生朱真逸告诉记者,演出不仅赢得了观众的认同,演员也收获了满满的自豪感,“回到书本,再学到相关理论,觉得更具体更亲切也更有收获了”。

    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怎样提高思政课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此,南京农大的思政课教师们进行了很多尝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授课教师分别针对课程内容,先后组织学生进行全员参与的演讲比赛。教师刘俊告诉记者,老师们每年会结合时政热点,遴选主题组织学生举行演讲比赛,其中“讲国史、筑国魂”和“中国梦”两个系列已经分别举办了9届和6届。各班级先进行海选,再举行全校公开竞赛,学生们被分成不同的组,有的参与演讲稿撰写,有的进行演讲展示,一个都不能少。

    刘俊说,多年的组织比赛情况表明,这种形式对学生来说既有个人主动选择的空间,又面对着广泛收集资料和升华凝练的要求。“年轻人都喜欢做有点挑战的事,不能只满足于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要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

    学生的表现让教师们感到惊喜。在南京农大今年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中,有一组获奖作品,参赛学生跳出常规的叙事方式,以“五四”时期“一位北大女生的日记”形式,展现那个风云变幻年代爱国青年的心路历程,其独特的视角和切入方法,让历史更有触感也更有温度。

    教师费尽“心机”,学生颇有心得

    南京这座城市厚重的历史积淀,对思政课素材收集者来说,堪称一座“富矿”。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团队教师的指导下,南京农大学生自行收集素材,拍摄了集中展示南京主要革命历史遗迹的纪录片《百年南京影像集》。

    “我去过几次南京总统府,但是这次特地去拍摄,最有感觉。”南京农大动科学院大二学生沈书钰说,为了完成课程实践的任务,她专门去南京总统府查看史料,还看到了当年用来避难的防空洞,“看到真实的防空洞,狭小的空间和简陋的环境让我真切感受到,每当警报拉响时,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躲在里面要忍受多大的痛苦和恐惧”。

    照片存进相机里,教育的种子也埋进了学生心里。拍摄主要组织者、南京农大教师邵玮楠告诉记者,参加过历史遗迹摄影实践的学生,都会主动把照片分门别类,标注好拍摄时收集到的信息,汇总起来,他们特别乐于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收获。很多已经完成实践任务的学生,平时还是会不自觉地想要与人交流此类话题。

    教师费尽“心机”,学生颇有心得。南京农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姜萍说,学校近年来推出思政课改革“9+5”方案,有效整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资源,在教学中采取专题教学、演讲比赛、历史遗迹探访、舞台剧等多种创新形式,实现了教学与传统课堂良性互动。

    “学校要探索符合新时代党与国家人才培养需求,具有品牌特色与品格特征的思政教育模式,通过增量提质加强课程改革,通过学科牵引厚实教学基础,通过协同发力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双轮驱动’,用各种实践形式激活思政元素,让思政课堂‘立’起来,让思政教育的内容在学生心中扎下去。”南京农大党委书记陈利根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