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先让:“我遗憾认识民间 艺术太晚了”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11-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杨先让(右一)访山西新绛剪纸艺人苏兰花(右二)
本文作者 供图

    “直到我下定决心,率队走访黄河流域各地,才像捅破窗户纸,看清楚民间美术的来龙去脉,也摸着了民间美术的根……”说起“黄河十四走”的缘起,杨先让的语调变得沉重。在日前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主办的“黄河回响——《黄河十四走》艺术回顾展”上,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创办者杨先让带观众重新“走”了一回黄河。

    为组织民间美术系的教学工作、收集教材并建立民间美术的理论,杨先让于1986年年底开始了组队“黄河十四走”的壮举。前后持续4年的黄河民艺考察,杨先让一行人的足迹遍及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八省(区),从黄河上游一直搜寻到黄河入海口。其间,他们更数度出入民俗活动特别丰富的中游地带,如新绛、华县等地,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记录工作。

    在“黄河十四走”一行人中,杨阳多年来一直追随父亲,进行民间艺术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她看来,这些是她一生的指引和财富。

    在走访中,考察队积累了近千张图片资料,并整理出二十多万字的文本,汇集成为台湾汉声杂志社1993年出版的《黄河十四走》一书。书中不仅详述了诸如安塞腰鼓、汉画像石、木版年画、剪纸、农民画、石刻、泥(面)塑等民间技艺,还分析了其艺术风格、反映的民俗风貌、折射的文化内涵等。

    通过《黄河十四走》,民间艺术家们的姓名第一次传出了村落,黄河流域的民间艺术也留存成为珍贵的图文资料。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了大陆首版《黄河十四走》后,尘封多年的民艺考察之旅得以经典重现,成为今天民间艺术研究的珍贵参考。

    虽然一部分民间艺术可能因旅游商品开发,或因保留民族民间文化而存在,但性质将有所变异。“总体上说,民间美术的消失将是世界性的,中国也不会幸免。”杨先让说,“在走黄河、考察民间艺术的过程中,我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走向,也逐渐有所思考,有所领悟。与西方艺术和中国非民间艺术的造型体系相比,中国民间艺术的造型显得独特而丰富,我遗憾自己认识它太晚了。作为中国艺术之源的民间艺术,所包括的民间传说、音乐、舞蹈、歌曲、戏曲、工艺和美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具有共同的民族气质、风格,是民族艺术的元气、精华所在。珍惜它,发扬它,应该是严肃而且迫切的课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