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阅读规律 呼唤“阅读”研究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12-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70年风雨兼程,70年春华秋实。新中国70年语文教育改革发展波澜壮阔,成为新中国教育史册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近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教育研究所主办的新中国70年语文教育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涂清云、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勇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李宇明、浙江师范大学教授顾之川等嘉宾,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位语文学科专家、教研员和一线语文教师,共同围绕新中国70年语文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师教育、教学改革、考试改革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为语文教育发展献计献策。

    刘勇充满深情地说:“语文教育是北师大人的神圣使命。北师大文学院有着深厚的语文教育传统,钟敬文、启功、郭预衡、童庆炳等先生都不约而同地、深切地关注着语文教育的重要问题。”他认为,语文教育是培养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也是任何一个教育工作者天然的使命。当前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要求我们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我们要用更加宏阔、开放、包容的眼光开辟新路径,建设研究型、综合型的语文教育研究平台,这是新时代留给我们的新课题。

    作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制组负责人,林崇德说,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的关键是思维教学,教师是课程与教材的使用者、主导者、创新者,培养思维能力是中小学课程与教材编写、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关注点与发展点。”

    “学生喜欢语文课,语文课才能生机勃勃,语文教学才能腾飞。”北京四中特级教师顾德希分享了多年来的实践和思考,他说,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更能提升学习成就感。语文教学应该多种方式并举,用“任务引领、多元自学”的方式,把自主性的学习纳入语文教学中来,优化语文教学生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潘新和梳理了新中国70年来写作教育从无到有(前30年)、从有到优(后40年)的发展历程,如今处于从优到强的趋势中,并提出了写作教育的一些缺失,希望在调动学生写作兴趣、提高“语用”认知、重视传统母语教育等方面进一步努力。在他看来,写作教育重在“养”人。“有德者必有言”,“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以“立人以立言”为本,“本立而道生”,立足本、道,写作教育必将欣欣向荣。

    “阅读教学的重心是‘阅读’,但偏偏缺失阅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伟认为,当前的阅读教学最为薄弱的是阅读本体问题的聚焦和研究,几乎没有对阅读教学中的“阅读”之独特内涵、价值的研究。

    黄伟呼唤语文教师要遵循阅读规律,历练阅读过程的阅读教学。“阅读的根本追求是理解,其最高境界是转化和运用。阅读教学是教学阅读,只有学会了阅读,才能有效形成相关的语文素养,也只有学会阅读才是获得永续发展的能力。”

    北师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任翔教授表示,北京师范大学作为我国师范教育的领头羊,理应担当语文教育研究之重责,大家对语文教育怀有赤子般的情怀,把语文教育视为自己的生命。“希望以本次会议为起点,坚守树人为本、立德为重、践行为要的理念,使语文课程更好地体现教育教学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