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催生活力 转型引领发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1-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年,物换星移;20年,勇毅前行。近日,经专家组评审、吉林省政府部门批准,吉林建筑科技学院被确定为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高校。从千禧之年的历史节点上诞生,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中继往开来,转型对于吉林建筑科技学院而言,是一个开始,更是一种延续。

    重构学科专业体系 

    实施专业设置转型

    按照“针对需求、集群对接、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突出特色”的学科专业建设与调整方针及“服务社会设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校企合作强专业”的专业建设理念,主动融入地方经济与行业发展需要,全面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优化专业布局,构建特色专业集群

    把握“地方需求导向”是转型之要。学校淡化传统学科界限,对原有专业体系实施了改造、提升和优化,构建与地方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相对接的专业体系,组建了5个对口服务的专业集群,即土木与建筑专业集群、能源与环境专业集群、道桥与交通专业集群、信息与测控专业集群、管理与服务专业集群。目前,学校90%的专业对应于吉林省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其中两个专业集群已与对接产业集群成立产业学院,增强了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实力。

    ◇完善动态调整机制,不断提升专业内涵

    学校不断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用好增量,增设经济发展和民生迫切需求的专业,增设智能建造、大数据等新专业;削减余量,果断减招、停招、撤销社会需求不足的专业,撤销了翻译、绘画等6个专业;根据“新工科”内涵思想,下好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专业的“先手棋”,优化存量,及时对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管理等传统主干专业,引入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等建筑业新业态和BIM、VR、AR等建筑信息化新技术,进行信息化提升改造。近两年,学校学生在全国BIM技术应用竞赛中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参加BIM协同毕业设计的学生被多家企业争相聘用。

    打造应用型特色

    实施人才培养模式转型

    打造“适应生产一线、专业技能扎实、善于实践创新”的应用型人才特色和“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线”的培养模式特色,学校积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持续提高。

    ◇围绕学生发展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采用“一主多样”人才培养模式,部分专业率先实行了“2.5+0.5+X+Y”“2+0.5+1+0.5”及“专业核心+方向”等弹性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个别专业深入探索“学历证书+专业能力证书”“本专业证书+辅修专业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材施教,对学生实施“分层分流教学改革”,对于绝大多数选择毕业直接就业的学生采取应用型人才的主体培养模式;对其他选择考研升学等发展方向的学生,实行多样性分流培养。“一主多样”因材施教,既满足了一部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又为主体上实现“回归专业”“强化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释放出进一步改革的空间。

    ◇围绕创新型社会需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了校领导、创新创业教育学院、院(部)领导和教师组成的四级创新创业工作运行机制。在第一课堂外,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园、校企合作基地、教授工作室、“随身实验室”等为平台,吸引学生参加科研、创新创业、自选实践和学科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探索并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12468”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2018年,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园被确认为省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基地。

    创新人才培养途径

    实施育人机制转型

    以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为载体,以互利共赢为目标,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学校先后与中海地产、万科地产、水务集团、达内集团、金蝶软件等多家知名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合作定目标、拟方案、建基地、培养人、评效果,创新了校企共赢合作机制。

    ◇产教融合,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在新一轮培养方案修订中,各专业积极与企业沟通协商,综合企业专家的意见,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真正实现校企融通,整合优质资源,发挥各自优势,提高学校教育与产业人才需求的匹配度。

    ◇校企联动,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过程

    将共同开发课程作为校企深度合作的落脚点,企业导师参与课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等教学资料制定,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将实际案例引入教学,共同编写专业教材;共同研讨评价方式,制定评价标准,评价培养质量。近4年,与企业合作开发专业核心课程49门,获批省级校企合作开发立项建设课程1门;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教材、讲义53部。企业教师授课实现全覆盖,实现课堂学习与企业人才需求无缝对接,降低了学生向企业职工过渡的时间成本,达到了校企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互利共赢,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坚持开放式人才培养路径,不断完善校企合作育人的长效机制,建成9个集教学、双创、科研与新技术应用示范等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协同育人平台;建立校企双方互聘互派机制,企业派遣、学校聘任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完成学校教学任务,学校派遣、企业聘任教师到企业从事技术咨询与服务,参与企业技术公关和产品研发;打破学科壁垒,通过学科交叉、企业合作,在15个专业开展了基于项目模式的BIM协同毕业设计,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专业水平。培养途径真正实现了从与行业企业脱节的校园封闭式教学转变到校企合作、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上来。

    坚持人才强校战略

    实施师资队伍转型

    遵循“科学规划、积极引进、注重培养、稳定提高”原则,努力造就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坚持“外引”,提高双师队伍数量

    充分发挥民办高校制度优势,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议”的政策,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到省内外同类高校和企事业单位挖掘人才,聘请高职称、高学历的行业专家来校担任教学单位主要领导、专业带头人,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引领作用。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学校加大高层次企业专家的引进力度,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来校任教,通过讲学、合作指导学生等方式支撑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工作。近4年,累计引进高职称、高学历人才47人,高层次企业专家14人,聘请行业企业工程技术兼职人员72人,充实了“双师双能”教师队伍。

    ◇加强“内培”,提升双师队伍能力

    学校通过制定《“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办法》《企业导师聘任管理办法(试行)》《中青年专业教师参加工程实践管理办法》等制度,给予“双师双能型”教师职称评定、评奖评优、岗位晋升等方面的政策倾斜,为双师队伍建设提供政策制度保障。近年,学校选派140名中青年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兼职,通过校内平台培训教师专业技能1000余人次,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学校建成吉林省“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拥有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省级教学名师5名,省级黄炎培杰出教师奖1名,省级优秀教师2名,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2名,省级师德标兵1名,双师双能教师251人,占专业教师比例为41.7%。

    产学研用有效融合

    实施科技服务转型

    坚持把为地方优势产业和行业提供土木建筑、道路交通、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实用性技术支撑服务作为学校的科技发展定位,注重科学研究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急需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衔接,服务社会,应用绿色建筑和清洁能源推动产业技术进步。

    ◇瞄准地方经济发展,明确科技发展服务定位

    率先在全国实现整体校园应用无水介质电供暖技术,建成全国较大规模的校园电能清洁供暖示范工程,推动吉林省清洁供暖技术进步和供暖能源结构转型;开展严寒地区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关键技术和标准体系、浅层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及多能互补、光伏与建筑一体化研究,建成严寒地区仅有的国家级别近零能耗及多能互补型示范建筑,开拓了以校企、校际、校研联合科研攻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双赢新模式;建设省级节约型校园节能监管体系示范项目,形成全校能源消耗的采集、存储、汇总、整理、分析和应用的大数据平台,为学校节能降耗与改造提供重要数据,每年全校节约15%以上水、电(暖)的费用支出。

    ◇发挥引领作用,注重产学研用相结合

    参与《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电能供暖技术规程》等多个国家和地方标准的编审,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召开全国范围的电供暖学术论坛与经验交流会及开展全国超低、近零能耗建筑公众开放日等活动,促进学校成果研发、推广与转化,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攻关咨询和技术示范应用服务。面对吉林省绿色建筑、清洁能源新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学校成立了新能源产业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开展有针对性的校企协同、多学科交叉的科技攻关,获得国家科技部门、住建部门、教育部门和省科技部门、省发改机构等10余项重大攻关项目和奖励,获批吉林省建筑清洁能源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省生产过程自动化工程研究中心和省绿色建造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引领了吉林省能源结构向绿色建筑、清洁能源转型,有效推动了吉林省建筑节能和新能源领域技术进步。(李 硕 牟荟瑾 张宏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