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大同济医院首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重获新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2-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武汉2月28日讯(通讯员 童萱 王潇潇 记者 张晨 程墨)2月28日,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重症监护病房(ICU)内,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王琦成功脱离呼吸机、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恢复自主呼吸。记者从院方获悉,这是华中科大同济医院首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重获新生。

    这背后,是华中科大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与17支援鄂国家医疗队并肩作战,是9个学科10名医生17名护士456个小时与死神的生死搏斗。

    2月9日,华中科大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接到上级命令,开始收治重症和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同济医院与17支援鄂医疗队一起创立多专科临床支持救治危重症患者模式,在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同济医院护心队、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周宁介绍,2月27日上午9时30分,同济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两个团队的医生,开始为病患王琦实施有创呼吸机试脱机,王琦的各项生命体征十分平稳。两小多时后,医生们将ECMO管道撤除出了王琦的血管,他也成功脱离了ECMO支持。不久,王琦就可以从ICU转到普通病房。

    新型冠状病毒致病的机理学界目前尚不清楚,但病情进展快,重症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呼吸衰竭,救治难度大。实施气管插管进行有创呼吸支持治疗可以抢回更多的生命。王琦入院后病情急转直下,也很快进行了气管插管,维持住了氧饱和。

    与此同时,包括王琦在内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多合并有心脑血管、内分泌等方面的基础性疾病,所以在救治时,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光谷院区战时医务处处长祝伟介绍,每天下午3:00,光谷院区定时进行疑难病例讨论例会,针对各支援鄂医疗队在诊疗过程中普遍遇到的临床问题,多学科合作,组建了多支专科临床支持小分队,即“同济特战尖刀连”,包括护心队、保肾队、护肝队、护脑队、气管插管队和中药特殊治疗队等。

    与其他病患不同,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往往需要多系统器官功能的支持、重症感染的控制、营养的支持、呼吸循环及其肾脏功能的支持等。因此,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心内科、肾内科等多学科专家总结前期治疗经验,对患者特别是危重症患者病情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预判并提前干预,各小分队相互补位,及时调整诊疗策略,提出更优的治疗方案,提升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综合救治水平,降低死亡率。

    王琦病情好转,犹如一支强心剂给医护人员带来了信心。“都说给重症患者上呼吸机难、撤呼吸机难,其实最难的是这一过程中的守护。”华山医院专家李圣青感叹,“这个守,功劳最大的就是我们的护士。”

    ECMO是一种医疗急救技术设备,在平日的医疗中并不是常规治疗手段。ECMO从置管到拔管9天时间专班守护,同济医院的护心护理团队一共7人,4小时轮班守一个ECMO病人,每小时测定凝血时间、机器流量和转数观察,注意氧气瓶以及卧床病人的下肢康复锻炼,工作量非常大。特别是像王琦这样的危重症患者,其病情一丝一毫的进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护士们一分一秒守出来的——需要两名护士轮班一直守在旁边,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每小时需要检测的数据达数十种之多。

    “来自上海、山东、浙江、江苏、广东、福建等6个省份的17支医疗队,整建制接管了光谷院区16个病区及一个ICU,在这里我们就是一支混编的队伍,大家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所有危重症患者的特殊抢救任务。”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院长刘继红说。

    (文中患者王琦为化名)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