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靠编码后的意义来理解世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3-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石向阳 绘

    阅读对于教育来说非常之重要。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了语言人才从动物变成人。动物确实也能发出声音也能表达自己的意思。比如说猴群在休息时有站岗的,如果把站岗猴子有危险的时候发出的叫声录下来,再放给它们听,即使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它们也会根据录音时候的危险来源——或者来自地面的老虎狮子,或者来自天空的猛禽——来观察逃避的路线。这就说明,动物也是能发出信息表达意思的。但人和动物不一样的地方是什么呢?动物只能基于这个世界上能够用肉眼看到的东西来表达意思,也就是基于真实感性存在的东西,比如天敌、食物、同类、配偶、竞争对手,即作为实体性存在能被感官所察觉到的东西。但是,唯有人能“看到”这个世界上肉眼看不到的东西。这种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给了人一种特殊的把握世界的能力。这种把握世界的能力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体现在人用符号的编码和表达的意义来理解或把握这个世界。如,价值观谁能看到?但价值观的意义世界却成为群体、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共享的精神世界。事物的客观规律谁能看到?比如说自然科学学科有很多公式,是肉眼看不到的,但实际上,这都是人类通过符号的编码对世界的把握和理解。而正是这种理解,让人类一步步地超越了其他动物。因此,人可以根据自己理解的世界,来重新安排世界。如果这种理解也恰恰跟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相吻合,那就可以有明显的实践效果。人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改变这个世界,当我们改变自然的时候,就有了科学技术,当我们改变社会的时候,就有了社会科学、社会管理。

    显然对于人来说,阅读的训练和引导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不可或缺的。为什么呢?因为人能看到动物看不到的东西,但是你能看到的深度和广度是需要训练的。不像鹰飞到天上视野自然就变得非常广,人的登高望远有别的路径。人靠特有的编码后的意义来理解世界,因此对世界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就要靠阅读来训练。首先,阅读本身就让人获得了一种特殊力量,一种超越时空的力量。比如,孔子、老子、庄子、孟子,已经离我们几千年了,当然还有其他文明的思想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黑格尔等这些彪炳史册的人物,我们现在仍然可以通过阅读来理解他们当时的想法、他们的精神世界,这就是阅读超越时间的功能。阅读也可以超越空间。尽管我们和美国人住在地球的对面,处在不同的空间之中,但是,我们却可以阅读基辛格、亨廷顿、福山等。尤其有了互联网之后,特朗普的推特写了什么,你马上就知道了。是阅读让我们超越了时间和空间,获得一个对人来说特殊的能力,这个能力让人类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极大拓展。

    阅读本身重要,但阅读能不能真正的有效率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在这个意义上,教师和家长就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教孩子知识是永远教不完的。我在北师大做过副校长、管过教学,有一个学生,在师大生物系读书,她曾经告诉我一个现象,给我的启发很大。她说,老师总想在课堂上什么都把我们教会,结果我们就越学越没有自信。为什么?因为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太多了,永远学不完,永远跟在后面学特别有压抑感。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王晓东教授告诉她,现在世界前沿是什么,那你就研究什么。后来她就硬着头皮做,做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她就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作为一个本科生,她很快就做出了成就。这就给了她信心。因为在知识爆炸时代,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孩子如何自己选择阅读,如何根据自己不同的兴趣、特点,选取阅读材料,构建自己的知识,那就有了特殊意义。有位哲学家说,你是什么人你就读什么书。选择并不是说让孩子完全随意,确实需要一定的引导,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发挥作用。

    另外,有了互联网,阅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互联网让人们的碎片化阅读越来越多,不成体系的阅读越来越多。也就是说,阅读更多的是片段化的文字,推特字数多了就“推”不出去了,微博也很难做到“博”。网络的特点就是让人随时随地阅读甚至是无目的的阅读,这个增加了,而深度的、有系统的阅读就越来越少了。当然,这种变化也不能说一点儿好处没有,这样的阅读,可以更多地建立在自己的选择之上,建立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孩子可能选择阅读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这个方面,漫无边际的信息给他们提供了近乎无限的可能性,但是也浪费了很多寻找选择的时间。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碎片化阅读,导致浅阅读、不求甚解的现象;除了这种浅阅读,在阅读效应上,又让人的各种知识凌乱地存在,对知识与知识之间、信息与信息之间、价值与价值之间的体系和联系缺乏理解。

    所以说,提出整本书阅读的概念,我觉得是很好的,也就是说,在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对一些重要的著作,还是要引导孩子进行系统的阅读、整体性的阅读。有了这样的阅读,第一,就会对建立事物之间的关联性、系统性,对构建他们大脑思维逻辑模式的整体性,提供一定帮助;第二,由于整本书对各个要素之间的关联有了一种理解,阅读过程就必然会加深对事物的理解。我前面说了,人的阅读、人的语言能让人看到动物看不到的东西,而有远见卓识的人,实际上就是能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这就要借助对意义的理解,对意义的理解本身就是一种阅读,不论是读书、读这个世界还是读历史,实际上都是一种阅读。也就是说,在阅读当中,更有创造力的人、思想更深邃的人、视野更广的人,更能读出一般人读不出来的东西,这就是人的差别。我想,我们的整本书阅读,就是引导孩子在一个碎片化时代进行整体性阅读,在一个浅阅读时代进行深邃的阅读,在一个意义飘零的时代进行有意义的阅读。我想,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就在这里。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天行教育哲学研究院院长;本文根据作者去年底在“整本书阅读”研讨会上的致辞录音稿整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