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职院: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余德华(前右一)与省计生委签署委培协议书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将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与专业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相结合,创新服务机制、拓宽服务领域,努力提升教育的社会贡献力,被教育部人才培养评估专家誉为“汉中人才高地,陕南学界明珠”。

  瞄准区域发展需求设置专业

  汉中职院紧紧围绕汉中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宜居城市”的发展战略,确立了学院“打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层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创建陕南盛名、西部知名、全国有名的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定位。紧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置专业,集中打造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农林、教育、医学、经济管理、机电、建筑等六大类专业群。2012年,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合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和汽车系,成立了机电工程系,并成功申报了“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室内设计技术”、“医学检测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等四个地方急需人才的新专业。通过近几年的专业结构调整,突出了专业特色和优势,护理、临床医学、口腔、会计与审计、学前教育等五个专业被陕西省教育厅确定为“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重点专业”,密切了与地方经济的联系,实现了与汉中产业的良性互动。

  破解区域发展难题开展科研

  汉中职院注重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鼓励教师将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难题作为科研重点,建立了科研成果激励机制,促进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汉中市黄金梨产业化和综合配套技术推广”项目,荣获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二等奖,创造了生产、教学和科研单位联合攻关新模式。“以手法按摩为主综合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应用研究”、“控量富硒红茶生产技术研究及应用”等通过科技成果评审鉴定。《陕西省学前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面向农村的临床医学专业实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医药企业与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共育机制研究》等课题获省级立项。在2012年汉中市第九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奖中,该院11篇论文获奖,其中《陕西引种浙农139和浙农117茶树良种试验初报》、《陕南水牛微卫星DNA遗传多样性研究》等6篇论文获一等奖。该院代表队在“全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技能大赛”上获团体三等奖。

  提高区域人才素质搭建平台

  汉中职院充分发挥师资精良、学科专业齐全、课程资源丰富的优势,以提高汉中人才素质为己任,积极搭建继续教育服务平台,努力拓展社会服务功能。经有关部门批准,学院设立了“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陕西省计划生育技术干部培训学院汉中分院”、“汉中市职业教育综合实训基地”、“汉中市教师培训中心”、“汉中市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汉中市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基地”、“汉中市旅游培训中心”、“农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等十多个教育培训和服务机构,年培训各类人员近5万人次,学院荣获汉中市继续教育先进单位称号。2012年创设的具有“公众信息平台”、“学习平台”、“管理平台”功能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平台管理系统”,点击量已达30多万次。以“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应用模式探索”为内容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院校。

  面向区域文化建设发挥作用

  汉中职院依靠雄厚的区域文化研究能力和基础,主动融入区域文化建设,引领区域文化发展。该院党委书记刘晓彦为汉中市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还有教师被选为汉中市作协副主席、汉中市美协副主席、汉中市音协副主席、汉中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汉中市书协副秘书长等,李青石、付杰被聘为陕西理工学院汉家发祥地研发中心研究员。近年来,该院教师编著的《汉字文化探源》(李建国)、《鸿泥雪爪觅诗痕》(李青石)、《汉中历史文化专题》(余俊光)等多部著作出版,《陕南西部山区山歌研究》、《道教在汉中兴盛的自然社会因素》等一批论文发表。学院还为汉中建筑和房地产企业承办了“汉建大讲堂”,为驻汉空军某部开办了军人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组织学生参与了中央电视台《心连心》、《欢乐中国行》赴汉中演出和陕西首届茶文化节开幕式等文化盛事的志愿服务。资助贫困山区中小学生的“1+1+1”爱心助学行动,获陕西省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

  该院党委书记刘晓彦表示,学院将按照十八大“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新要求,在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坚定地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之路,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谱写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张飏 祖萱)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