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校长推荐变“赢家通吃”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刘云衫

  知名高校应该且已经具备这样的节制:育才远重于选才。

  清明小长假期间,多所高校举行了2013年自主招生复试。今年也是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的第10个年头。这让我想到了前年深秋,光华管理学院一名本科生找到我,她的课题“北大招生中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研究”,获得北大校团委“挑战杯”大赛的立项与资助,想让我做指导教师。而这名学生,正是自主招生改革中的重要一环——“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受益者。

  我看到这一研究计划时,眼前一亮。无疑,这是我所关心且想知道更多细节的“含混地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是北大自主招生的一个重要尝试,选才在此转换为荐才,大学赋权少数重点中学,以学校的信誉和校长的声名作为担保,推荐人才。它不是黑箱,因为在高利益、高关注与高监督下,一切程序与操作公开且透明。然而,操作程序的规范并不意味着制度逻辑的清晰,也不意味着选才理念的合宜:校长实名究竟推荐了谁?推荐能为“多样化人才”与“不同类型”的学生打开北大之门吗?

  我把这些疑问小心地藏起来,不想以此左右小女孩的研究兴趣。只是提醒她,样本越多越有说服力,要尽可能多地寻找校长实名推荐上来的学生,尽可能开放地与他们深入访谈,不要让任何假设或前见遮蔽了自己、扭曲了研究。

  最后,这个女生和她的小组滚雪球般找到了158名学生。这一数量究竟占两届校长实名推荐学生总体的多少,我们并不知精确的数字,但已是一个很乐观的比例,虽不排除偏差,但并不妨碍大致情形的推断。

  校长实名推荐的学生家庭背景如何?我相信,校长们一定认为这是一个伪问题,推荐的标准是学生的品学成绩,而非学生的家庭背景。然而,在个体学生获得推荐的合理性之外,这一群体的数据构成反映着获得实名推荐的重点中学的地域分布,也反映了优秀学生的家庭背景。

  从问卷统计结果来看,经校长实名推荐制上北大的学生有32.91%来自京津沪及各省会城市,44.3%来自地市级城市,22.78%来自县镇。158名学生中,农村户口学生仅有6名,比例为3.8%。父亲职业栏中只有2名学生的父亲是农民,而父亲是政府机构负责人的有20人,是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有25人,是国企负责人的有6人,是民企负责人的有12人。政府、事业单位与国企的负责人及普通员工子女占到了总比例的67.53%。父母最高受教育程度硕士以上55人,占34.81%,大学与大专55.33%,高中及中专6.96%,初中及小学仅有3人。

  校长实名推荐的学生呈现出了“多类型”特征吗?这些学生与高考上来的学生会有差异吗?研究揭示,这一群体学生的平时成绩多高居前1%。即使在省会一级中学,前5%以后的学生也仅有寥寥6名。尤其是来自县镇一级中学的学生,前1%的比例高达77.78%,且这一类学生也是各种竞赛、奖励的获得者。这也意味着,越是中小城市及县级的重点中学,优秀学生的类型越单一,或者说出现了“赢家通吃”的现象。

  我的疑问是:为什么意图寻找的“不同类型的优秀学生”,会成为“同一类型的优秀学生”呢?是我们的中学已经不培养多样化人才了吗?还是在高利益、高监督下,校长们放弃了教育者对人才的独立判断,选择了最安全、最无争议的高分者?如果是后者,我们需要为招生减压,为推荐松绑。举荐人才是教育场域的内部事务,校长们应有眼力识才,有勇气荐才。

  缺失以上前提,校长的实名推荐很可能变成了录取时的优惠允诺,异化为精英大学针对尖子学生在重点中学展开的生源竞争,即俗称的“掐尖”。我相信,无论北大还是清华,已经不屑于再挖一些“状元”或“尖子”来点缀自己的光彩,成就自己的声名。他们应该且已经具备这样的节制:育才远重于选才。然而,一项初衷良善的好制度又如何演变至此呢?我们需要继续追问:高校自主招生究竟想招谁?高校又以何种方式来识才?

  (作者系北京大学教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