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吃黄牌”高校须警醒
■陈宝泉
据东方早报报道,上海市教委日前向社会发布2013年度本科专业的预警目录。其中,15个专业被亮“黄牌”,包括日语、工商管理、行政管理、电子商务、社会工作等。上海市发布高校专业预警已有多年,这是负责的做法。在强调自主办学、就业面向市场的今天,政府有责任提供信息服务与指导。专业预警的依据是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高校对其作深度分析,明辨因果,必有收益。
一些专业毕业生供过于求的原因很直接,就是办学盲目。一位老校长曾告诉笔者,学校从冶金学院改名大学时想开时髦的新闻专业。一位同行告诉他,你们缺少有实力的中文、法律、历史、社会等学科,办新闻专业没有相关支撑,那叫孤岛专业,毕业生不会受欢迎。他觉得很有道理,打消了这个念头。类似情况在艺术类专业也较为普遍。这些年艺术专业受热捧,一千来所高校办起了艺术院系,表演、播音主持、电视编导、学、动漫等专业遍地开花,师资、行业背景都不行。一方面“艺考热”持续升温,另一方面毕业生用非所学。这种迎合世俗、赶时髦的做法应该叫停。
值得研究的是,很多被警示专业并非相关行业不缺人才,而是学校的办学质量或专业定位经不住推敲。笔者曾听到一位省环保局长讲,环保事业发展势头猛,立项很多,财政也支持,缺员不少。该省高校开设“环境”专业的也很普遍,但大多是新办专业,教师半路出家,与企业接触少。学生就是坐在教室里上了几十门课。环境行业主要是垃圾、烟尘、污水处理等三方面,专业性很强。拿污水处理来说,环境专业专门化方向不强、缺少工程训练的毕业生到了现场连管路、阀门都理不清,还不如学给排水专业的学生。这就造成了一边是有事没人干,另一边是有人没事干,这是教育资源与学生青春年华的浪费。再以新闻、艺术两大门类为例,一方面是一些名校有传统、有实力的强势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是没质量、没有优势特色的“追风”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岗位。
还要指出的是,专业预警也给考生、家长提出警示。填报志愿,选择职业在发达国家,孩子们上初中就开始考虑,准备作出自主选择。我们当下的情况仍然是,中学生一门心思读书,没时间也没空间选择、培养志趣,作职业准备。高考志愿由家长、教师代办的情况仍不少,而家长、班主任对各高校不同的专业面向、就业市场也不了解,更何论发展前景?这就造成了填报志愿的盲目性。再加上社会风气浮躁,什么专业流行,什么专业看似容易发财、当官就报什么。比如管理类人才的成长都是先经过实践锻炼,再到学校培训、提高,本科毕业生离岗位要求还远着呢,就业很难。而“民以食为天”才是刚性需求,安全绿色食品的市场前景发展无限,但是种植业、养殖业没人愿意学,越是农村考生越不愿意学。大道理不是不懂,而是不愿意从基层干起,不想自主创业,都想去占有一个现成的、稳固的、有钱有权的岗位。这也是造成高校办学脱离社会需求的重要背景。
(作者系中国教育报资深记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