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棵“习惯树”到综合素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9-07-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孩子习惯好不好,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在立贤小学已经做到了。我校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习惯树”,从手机端或电脑端就可以进入学校的“习惯树”平台,孩子、家长、教师都能随时看见孩子的“习惯树”,“习惯树”长的大小、棵数多少等,能直接、准确、及时地反映孩子的习惯情况。

    从习惯到“习惯树”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每一个校长都会重视孩子习惯的培养。“21天形成习惯”“90天稳定习惯”,在实际操作中并不乐观。60条习惯——20条习惯——9大核心习惯——15条习惯操作要点——“3915”习惯教育……我们走过了漫长的路。

    能否让孩子的习惯养成看得见?能否建立机制激励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2012年,我们想到了“习惯树”。

    用不断生长的树,包括树的大小、棵数及周围的生态,组成不同的电子画面,综合表现孩子的习惯养成情况,这就是我们的“习惯树”。不断生长的“习惯树”,让孩子的习惯看得见;不断生长的“习惯树”,持续激励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2012年以来,学校每一个孩子都伴随自己的“习惯树”生长,逐步养成良好习惯。

    从一棵“习惯树”到一片“习惯森林”

    针对学校的15条习惯操作要点,每月的笑脸评价和适时的二维码奖状鼓励,都可以转为“习惯树”生长的分数,激励孩子不断养成好习惯。从独属于每一个孩子的“习惯树”主页看,随着孩子习惯的逐步养成,“习惯树”从一棵小树逐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从一棵“习惯树”逐渐长成一片“习惯森林”。

    学校制作了习惯二维码奖状,分为“阳光”卡、“雨露”卡、“养料”卡,分别对应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品德习惯,用来表扬平时孩子某方面表现较好的习惯。这些卡具有分值,家长手机扫描,可将孩子的习惯卡立刻转化为“习惯树”生长的分数,“习惯树”便开始生长了。

    在孩子的“习惯树”主页左上角,能显示一个月的笑脸评价结果,分四个层次:没有笑脸、1张笑脸、2张笑脸、3张笑脸。点击打开后,能清楚地看见针对学校15条习惯操作要点的笑脸评价结果。评价主体有4个,分别是自己、小组、家长、班主任。笑脸对应的分值是促进“习惯树”生长的动力。孩子的“习惯树”主页画面随着分数的增加变得越来越繁茂。

    每月笑脸评价自动转化为积分,至每学期末,自动累计成学期总积分,同时自动转化成“习惯树”棵数,积分和棵数同时显示在孩子的“习惯树”主页左上角。随着积分不断增加,“习惯树”就会不断生长,棵数就会不断增多,一片“习惯森林”慢慢地呈现在孩子面前。

    单单看一下每一个孩子的“习惯树”主页,既有上一个月的笑脸月评结果,又有累计的习惯树棵数,更有依据积分显示的不同电子画面。孩子的习惯怎样,一目了然,孩子会因为自己的主页画面变化和数字变化而兴趣盎然。

    从“习惯森林”到综合素养

    学校一直坚持“3915”习惯教育。除了学科成绩,孩子的兴趣特长培养也受到“习惯森林”的滋润。“习惯森林”带来的良好生态,能助力孩子专注于兴趣发展,将兴趣发展为特长,成就“最好的自己”。

    一直以来,每天下午放学后,学校的孩子有机会参加各类社团,社团最多时达到35个。在社团里,孩子们放松心情,舒展个性,生长智慧。兴趣、特长的发展为立贤孩子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机会。

    我们学校是一所建校12年的年轻学校,经过了3年创业、3年拓展、3年课程建设、3年团队建设。自今年9月1日起,学校将进入第五个三年建设,主题是“综合素养培养”。面对人工智能,我们更需要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创造力。因此,体验性课程、跨学科整合性课程尤为重要。

    一个人的发展,良好习惯是基础;一所学校的发展,生态环境是前提。相信孩子能从一棵“习惯树”到一片“习惯森林”,不断提升综合素养。

    (作者系江苏省南京市立贤小学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