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讴歌师者的情怀
????崇高的献身精神——记山区女教师覃申媛??通讯员?舒一平?彭进忠?唐仲扬 ?本报记者?段志坚?杨明森?郭建新??1983年12月15日
????开拓者的风范——记上海市杨浦中学特级教师于漪????陈亦冰?王厥轩??1985年4月16日
????大山深处的灯光——记壮乡活雷锋韦造祥老师??本报记者?尚欣佳?周祖臣?陈志伟???1991年3月2日
覃申媛她因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被称为“一面旗帜”,其感人事迹被拍成电影《烛光》,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期间向全国放映。《崇高的献身精神——记山区女教师覃申媛》通讯员 舒一平 彭进忠 唐仲扬本报记者 段志坚 杨明森 郭建新 1983年12月15日
于漪 在教学上,她是个不懈的开拓者,她的课熔科学与艺术于一炉,摸到了语文教学的“命门”,至今她都还影响着无数年轻教师。《开拓者的风范——记上海市杨浦中学特级教师于漪》陈亦冰 王厥轩 1985年4月16日
魏书生 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自学能力为核心理念进行教改,是全国教育界闻名遐迩的教改先锋,当选中共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大代表。《献身教育事业的人——记特级教师魏书生》朱恩田 李兆德 韩宏宇 徐春海 1985年10月8日
大兴安岭火灾英雄教师群体 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他们无法顾及个人安危、家庭财产、亲人撤离,奋不顾身保护学校、安全转移学生,他们的名字,也许我们不再熟悉,但值得被历史铭记。《屹立在烈火中的一代师表——记与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英勇搏斗的教职工》本报记者 陈力 刘全聚 1987年6月23日
武兴元 领导提拔他当干部,他不去,就愿意当小学班主任这个官。他带的班,班班都是优秀集体,教出的学生,95%都是优等生,他自己也成了全国闻名的优秀班主任。《他把心掏给孩子——记全国优秀班主任、河北省香河县梁家务乡岭子小学教师武兴元》本报记者 向幼姝 1989年10月5日
韦造祥 放着好好的村干部不当,他去端民办教师的泥饭碗,并把全部积蓄和家当搭进去,图的是“下一代有文化、有知识”,被称为“壮乡活雷锋”。《大山深处的灯光——记壮乡活雷锋韦造祥老师》本报记者 尚欣佳 周祖臣 陈志伟 1991年3月2日
教育的核心在于“人”,人是教育的温度和尺度,中国教育报创刊30年来,一直在记录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前进的人物,他们其中有无私奉献青春的山村教师,有在教育教学一线进行开拓性改革的旗帜人物,有大刀阔斧地进行教育改革的管理者,有为国家贡献才智的科技专家,更有冒着生命危险挽救他人的英雄师生,无数个他们构成了教育事业发展的脊梁。
这个脊梁是温暖的,太多人付出青春、寄予深情;这个脊梁是坚强有力的,背负起教育发展的重担;这个脊梁是无数人在延续着的,中国教育才能薪火相传。
30年来,我们报道了很多人物典型,其中,有很多是本报独家发掘的,比如,覃申媛、韦造祥、王思明、田沛发、刘让贤、胡安梅、王月娥、刘恩和、马宪华、代江生、张丽莉,河北农大教师群体、长江大学大学生英雄群体等人物典型。这些人物报道推出后,他们个人的命运发生了巨大变化,有的由此成为教改旗帜人物,有的做了全国人大代表,在更高层次上建言献策,有的收获了各种荣誉,但相比起个人来说,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战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其精神、品质和理念影响着一代人,让更多的人向他们靠拢。
30年来,我们的目光从未远离;30年来,我们的深情依然切切。梳理30年本报报道过的人物,就是从人的视角来触摸30年教育发展的历史脉动。我们从中选择了30位人物,或者回访,或者请当年采写的记者回忆背后的故事,向广大读者汇报他们的近况,也以此表达我们对这个群体的敬意。
覃申媛:山村女教师成了党代表
【回望】
1975年年初,顶风冒雪,挑着行李,领着4个孩子,覃申媛到了湖南石门县罗坪公社蛟蛇溪小学。校舍原本是矮小的木屋,三面没有墙壁,覃申媛和村民打课桌椅、糊墙,还到学校旁边的山上开荒,一锄锄地刨地,搞勤工俭学。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覃申媛揣摩山里孩子的特点,教育学生,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覃申媛付出的背后其实有家人的舍弃。因为忙于工作,女儿的婚礼她都没参加,丈夫老杨退休后也搬到了蛟蛇溪小学,管后勤,当助手。
【记者亲历】
时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的毛致用,在中国教育报上撰文,称覃申媛是“一面旗帜”。省委“一把手”发专文,号召全社会向一位普通的乡村女教师学习,这在我的记忆里,是很少有的。
1983年10月8日,我与段志坚等人乘车在山路上走了3个多小时,才到了罗坪公社中学。中学一位老师给我们腾出一间住房,两张床,底下垫的全是稻草。没有电灯,但我们晚上要工作,学校从公社特批了几斤煤油。
采访覃申媛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一是白天她要上课,只有放学后和晚上才能谈;二是她不会谈,提一个问题,她三言两语就回答了。后来想了个办法,从她1952年师范毕业谈起,一年一年地谈。这样她一人大约谈了个把星期。
1983年12月15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发表了覃申媛的长篇通讯,22日,人民日报全文转载。此后,她的事迹被拍成电影《烛光》,于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期间在全国放映。覃申媛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湖南省特级教师,并当选为党的十三大代表。
2009年时,我们得知,她与老伴退休后,衣食无忧,儿孙绕膝,过着尽享天伦之乐的幸福晚年生活。 (本报记者唐仲扬)
于漪:84岁了还活跃在一线
【回望】
于漪的课熔科学与艺术于一炉,有人说她天生是个语文老师,其实为了找到语文教学的“门”,她历经艰辛的探索。“讲得倒是很清楚,就是提不起劲来”,学生的这种议论让于漪辗转反侧,每讲一课,她就进行一次新的尝试。每有体会,就写成文字,几百万字就是这样从课堂上磨出来的。她总结出“点、线、面、体”立体化的教学方法,她的探索深入到语文课堂的肌理:怎么用语言“粘”住学生,怎么启发学生神思飞越,怎么掌握课堂教学节奏和容量。
多少人听过于漪的课,恐怕无法统计。她的教学生命在无数年轻教师中延伸。于漪有很多的头衔和荣誉,但她最喜欢大家称她为“老师”。
【人物回访】
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在学做教师。我常想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教育的生命是常青的。
我一辈子学做教师有两根支柱:第一根支柱是勤于学习,第二根支柱是勇于实践。如今我已经84岁,虽然退休多年,但我工作过的杨浦高级中学为我设立了专门的工作室和实训基地,它成了我继续思考教育改革、培养青年教师的活跃平台。
这些年,中国教育报一直是我的良师益友。1985年4月16日,中国教育报报道了我的事迹。其实,我始终只是一个忠于职守的草根教师,但是,这篇通讯的公开发表,产生的影响之大,对我的激励之深,让我至今难忘。同时,中国教育报也为我打开了学习教育理论与教学经验的又一扇窗口。
现在,我虽年事已高,但心中的教育梦依然炽热。我真诚地希望千千万万忠诚教育事业的中青年教师能接过老教师手中的火炬,完成我们尚未成就的教育梦,用你们的思想和言行,写一部有中国特色、中国传统、中国魅力的教育学。(于漪/口述 本报记者 陈亦冰/采访整理)
韦造祥:各种荣誉来得太突然
【回望】
韦造祥其实是半路出家做老师的,辞去了河池市东兰县(山+弄)甫屯党支部书记的职务,端起民办教师的泥饭碗。他说自己图的是“下一代有文化、有知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