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守望校园的身影
????为了黄土地的明天——记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山村教师王思明???本报记者?翟博 1994年9月21日
????血染的忠诚——记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山区教师田沛发??本报记者?赵廷昌??1995年7月13日
????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杨为民????本报记者?刘继安?中国高等教育 记者?张鹰?通讯员?秦艳??1996年6月28日
????唱响在青海高原的教育诗——刘让贤写真 本报记者?张圣华?王仲林?钟伟 人民教育记者?梁伟国1997年9月4日
王思明 山大沟深挡不住他创造性勤工俭学的热情,1970年起,学校就实现了免费教育,成了当地村民的“致富咨询站”。《为了黄土地的明天——记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山村教师王思明》本报记者 翟博 1994年9月21日
田沛发 当学校财产遭受歹徒威胁,他和大儿子挺身而出与歹徒搏斗,自己身负重伤,大儿子英勇牺牲,他与家人用生命谱写了教师的忠诚。《血染的忠诚——记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山区教师田沛发》本报记者 赵廷昌 1995年7月13日
杨为民 我国无人机研制的开拓者,可靠性工程专业的奠基人,是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共十四大、十五大代表。《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杨为民》本报记者 刘继安 中国高等教育记者 张鹰 通讯员 秦艳 1996年6月28日
李吉林 她是“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创立人,影响了很多华语教师,由此成为全国教改的旗帜性人物,当选为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奔腾的涌浪——记“情境教学法”创立人、特级教师李吉林》本报记者 张玉文 1997年1月13日
刘让贤 用大半辈子时间,他倔强地做了一件事——扎根高寒大山,组织学生开展了多项创造性的班队活动,先后68次获评先进工作者。《唱响在青海高原的教育诗——刘让贤写真》本报记者 张圣华 王仲林 钟伟 人民教育记者 梁伟国 1997年9月4日
张贺林 乡镇企业中专学校、阜阳科技职业学院,啥样的学校,他都办得有声有色,探索出一条社会力量办学的路子,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到学校视察,给予充分肯定。《中国农民张贺林》本报记者 李燕铭 1998年9月8日
胡昭程 在贫苦的山区,走出了一条花钱少、效益高的教育布局调整之路,使桂东成为湖南教育的一面旗帜,自己却积劳成疾,被肝癌夺走生命。《焦裕禄式的教育局长——胡昭程》本报记者 胡宏文 李让恒 2000年12月29日
王月娥 20年来,扎根碧水环绕的库岛上,撑船接送学生,风雨无阻;用心呵护学生,慈母情怀;倾情资助学生,执着追求。当选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青山碧水荡欢歌》本报记者 张真弼 2001年10月2日
王思明:建设黄土地不能靠老镢头
【回望】
山大沟深,峁梁纵横,十里同村,隔山为邻,这都没挡住王思明的梦想在贫瘠的黄土高原扎根。“高山就怕慢汉摇”,他带着学生开拓荒地、种植烟叶、捡麦穗、挖药材,创造性地勤工俭学,改善办学条件,使下西渠小学由最初的两孔破窑洞,发展到一座两层12间、340平方米的现代小洋楼,而且从1970年起,就实现了免费教育。他还让村里的家家户户学会了育苗、嫁接技术,学校成了当地村民的“致富咨询站”。
【人物回访】
我今年已经68岁了,8年前从下西渠小学退休,但是我没离开下西渠小学。现在延长县都没有村小了,下西渠小学也没有学生了,村里只剩下20多个老人。幸运的是,延长县文明办把下西渠小学建成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
下西渠小学现在还是我20年前一砖一瓦建成的二层小楼,还好着呢,一层放了些适合青少年观看的现代化玩意儿,比如,以我为原型拍的电视剧《走出黄土地》。二层是事迹展览室。从1994年建成到现在,参观的人次达到3万多人。
为了保持基地更好地运转,早在2000年,我就用香港泊宁顿孺子牛金球奖奖金10万元,从事在线监测产品的研发、生产。现在已经有5名骨干人员,其中3名是大学生,2名是研究生。重返黄土地,不是简单地走回黄土地,重新扛起老镢头,像父辈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要不忘老镢头,把所学知识用于高科技,站在新的用武之地上。(王思明/口述 本报记者 赵秀红/采访整理)
田沛发:山村校的路没修好是未竟心愿
【回望】
51岁的民办教师田沛发,在松桃苗族自治县打郎镇格老村,教了29年书。1994年10月15日清晨,一伙歹徒打砸学校的门窗和桌椅板凳。田沛发和他的大儿子、学校的代课教师田金发愤怒地上前喝止,顷刻,柴刀、铁棍雨点般向他们砍来,二人头破血流,倒在血泊中。5天之后,田沛发从昏迷中醒来,得知长子已经牺牲,心如刀绞,但想到学校就此缺了老师,便唤回了在外打工的小儿子,到学校当了一名代课教师。
【记者亲历】
报社来电,再访田沛发。遗憾!这已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2010年,在与病癌顽强抗争13年之后,田沛发溘然长辞。
回忆首访田沛发,驱车300余公里,才到牛郎镇,沿山路攀爬近两个小时,始到格老村。初见田沛发,印象最深的有三:常年劳作练就的硬朗身躯、削瘦黝黑的脸庞上抢眼的伤疤以及山村人独有的专注眼神。
田沛发临终前最放心不下的,是他的格老村小。这是田沛发儿媳妇小杨老师在电话中特别强调的。田沛发深感山村学校的落后与不足,临终前专门交代:要学校继续加强与江苏锡山市雪浪镇进溪桥小学的结对帮扶工作,一定要学好发达地区的先进教育理念,让山村孩子尽可能地享有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
田沛发惦念的,还有他曾经资助的20多名贫困大学生,以及格老村通往牛郎镇的路。田沛发事迹见报后,全国各地捐来大批善款,除了维修学校,田沛发大多用来修路,但人工开挖的道路至今仍停留在毛坯路水平,何时才能达到乡村公路标准,成为他未竟的心愿……(本报记者 赵廷昌)
杨为民:只有“我们”,没有“我”
【回望】
上世纪60年代末,超级大国高空无人驾驶飞机不断侵犯我国领空,国家下达了研制无人机的任务,杨为民受命担任无人机总体研究室主任、总设计师,经历了近10个年头的拼搏,终于在1978年结束了我国在这一领域受制于人的历史。
此后,杨为民又投入了可靠性工程研究。奔波于大江南北,鏖战在实验室、工厂、机场,他的团队终于打掉了我国自制的第一架民航飞机“运七”寿命短、故障多这只拦路虎,并将此研究扩展到了卫星、火箭等诸多领域,践行了航空科研者的诺言与担当。
【记者亲历】
1996年6月,我们计划采写杨为民。不过,杨为民十分低调,不愿意接受记者采访,策划的许多个采访活动,都因他本人的“搅局”而告吹。
情急之中,我提出调阅杨为民的档案。经过层层审批,终于得愿。杨为民的档案有一寸多厚,许多毛边纸页都发了黄。我轻轻地翻阅着,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不能自已,一个共产党员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印象最深的正如他在自传中所说:我们生活在集体里,话语中只有“我们”,没有“我”。
通讯终于抢在其他媒体前首发,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了这篇通讯,首都高校欣起学习杨为民事迹的热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