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春的3个“重建” □ 本报记者 马朝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又是一年教师节,从搬进新校区算起,新北川中学一岁了。

 从灾后重建开始,北川中学始终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3年多时间过去了,北川中学有了全新的教育内涵,完全可以和她那漂亮而现代的外表相媲美,和震前那个县级完全中学已不可同日而语。3年的时间,他们走过了别人20年才能走完的路——从学校重建到课堂重建,再到精神重建,刘亚春正在带领他的团队朝着“一流学校”的方向迈进。他说,一定不能辜负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尤其是8次到过学校看望师生的温总理。

 

 人逢喜事精神爽。刘亚春这段时间的心情格外好。

 8月25日,开学在即,忙了一天的刘亚春,晚上9点多才从北川中学赶回绵阳的家,匆忙看了一眼还未满月的儿子,紧接着赶到附近的茶馆和记者见面。没有过多的寒暄就直奔主题,北川中学的现状,3年重建的艰辛路,对学校的憧憬和畅想,不知不觉,已经接近深夜。谈话尾声,换了个轻松的话题。“如果我不在家,儿子就会吵闹,只要我哄他睡觉,他就很安静。”“我每天都给他洗澡,有时洗两三次。”提起儿子,刘亚春一直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脸上泛起一丝微笑,虽然浅浅的,但足以让旁观者感受到这份源自内心深处的喜悦,说着,递上手机,屏幕上是一张儿子熟睡的照片——客观地讲,看上去非常漂亮。

 2011年9月,新学年的北川中学就要迈入新的发展期,“三年提升”的蓝图就要一步步开始变为现实。此时,一个新生命适时到来,二者一起将刘亚春带入了全新的生活。

 ■让学生受益终身——重建学校特色

 过去3年多的每一天,刘亚春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艰苦忙碌自不必说,更让他倍感压力的是北川中学的发展。

 2010年9月1日,伴着嘹亮的国歌,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漂亮而现代的北川中学的上空冉冉升起。校园面积比原来大七八倍,升级版的北川中学“重生”了。升级的可不仅仅是外表,刘亚春始终在暗暗加劲,3年重建之路,刘亚春带领他的团队一步步朝着“一流学校”的方向迈进。现在的北川中学,已经和震前那个县级中学完全不可同日而语,3年的时间,他们走过了别人20年才能走完的路。

 2008年夏天,北川中学重建工作被提上议事日程。刘亚春意识到,校园的重建有钱有人就能办到,但作为校长,他必须考虑如何“办好”这所学校,这是他的职责所在。他没有时间去细细体味悲痛,历史将他推在了一个关口,他必须超前地谋划未来北川中学的发展之路。

 刘亚春清晰地记得,2008年8月份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开始讲述理想中的北川中学:“好的教育不一定能让每个人都能考上大学,让那些以300多分中考成绩进入高中的学生,有大的进步,比如说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具有诚信、孝顺等优良品质,这也是成功。”也许,这样的理想和刘亚春多年的教育经历有关——以前做班主任,每次毕业前他都会告诉学生:“同学之间以后要永远互相帮助,假如谁不帮你,你告诉我,我们都不理他。”也许是因为经过了地震,刘亚春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他给学校制定了“三年恢复,六年提升,九年跨越”的时间表和“一流学校,特色教育”的办学目标。

 怎么做一流?刘亚春说,北川中学不会去拼升学率,百花齐放才是教育的真谛——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平台,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早就告诉过我们该怎么做。

 灾后重建过程中,首都师范大学、四川音乐学院、天津体育学院等高校从物资、师资等方面对北川中学进行大力援助,刘亚春紧紧抓住了这个机会,想办法把这些资源和学生的需求结合起来,开发自己的校本特色课程。

 2010年5月19日,北川中学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成立,这是一个转折,也是一个标志,标志着北川中学的工作重心从重建转向发展。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特色课程效果初显。高一年级重视“素养教育”。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要求每人至少学会一种乐器,人人会识谱,会唱6首感恩歌曲和民族歌曲,会跳3种民族舞蹈。高二年级落实“健康教育”。北川中学创作了自己的广播体操——羌舞健身操,每天做两遍。高三年级加强“技能教育”。“羌绣”是羌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既是艺术,也是产品,经济效益可观。北川中学就地取材,把羌绣作为美术校本课程,师资都省了——很多学生就是现成的老师。羌绣工艺复杂,个人难以独立完成,正好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合作意识、审美情趣和劳动价值观。

 同时,学校规定每天下午第四节课是“活动课”,各年级开展多类别的学生社团活动,扩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兴趣。刘亚春的理想是,每个老师都能参与学生社团,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每个学生的兴趣都能找到发展的平台。

 就在这个暑假,北川中学刚刚组建几个月的棒球队,在全省比赛中拿了第五名。活动不但能强身健体,发展兴趣,还给学校赢得了荣誉。

 ■让每个生命全面绽放——重建课堂信仰

 传统课堂的学生某种程度上成了考试的机器,他们不快乐,他们没有发展后劲,他们被压抑得太多,刘亚春深有感触并立志要改变现状。因此,即使是大灾之后,北川中学也从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

 2008年10月份,中国教师报编辑部主任李炳亭、江苏省灌南新知学校校长徐翔和山东省昌乐二中校长赵丰平等人来到北川中学,几个人从教学楼走了一圈下来,刘亚春沉默了,“至少一半的学生根本没有听讲,但老师还在滔滔不绝地讲。”马上改!刘亚春在听了几个人关于“高效课堂”的讲座后就下定了决心。课桌拉开,撤掉讲桌,学生分组相对而坐,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少讲——短短一个多月,课堂就焕发出了别样的活力。“回忆起那段时间的课堂,我觉得挺留恋的,尤其是对于我们语文学科来说,学生的潜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一位老师回忆道。

 副校长张木元当时还在另外一所学校任教,回忆起第一次见到北川中学的课堂,他这样写道:“走进教室,看到的情景让我颇有些不解,6人一组,有的在自学,有的在讨论,有的在黑板前展示,有的在训练,有的班老师在作精彩的点评……”

 2008年12月1日,张木元受绵阳市教育局的委派,正式来到北川中学支教,虽然当时因为各种原因,北川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被迫暂停了,但是,他对新课改实施的渴望就此被点燃,他开始系统地学习与新课改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操作办法,同时关注已实施地区的先进经验和出现的问题。作为副校长,张木元一直身先士卒,坚定地走在课堂改革的路上。如今,他依然坚持高效课堂的教学方式,“我坚信,再难的题,也不可能所有的同学都不会。一定要相信学生,放手!”

 从2011年春季开始,学校提出建设高效课堂的目标,将课堂定位在“以学生为中心”,学校重新开始要求教师使用“导学案”。同时学校加大检查的力度,及时反馈高效课堂的推进效果。

 今年四五月份,学校开展了首届“感恩杯”课堂教学大赛,借以展示、检阅实施高效课堂的关键环节和效果,今年下半年,他们还将举办“导学案大赛”。刘亚春说,其实这些都是在为今年下半年全面推广高效课堂模式奠定基础。“我不会采用一刀切的方式逼着老师们去做,只要加强引领和评价,加上之前一个多月实践的基础,老师们自然会改变,我相信,真理不辩自明,高效课堂是发展的必然方向。”

 课改的关键是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成为发展中的关键。而教师恰恰是北川中学的“短板”。地震之前的老师只有70多个人,其他110多人都是地震后招聘的。短期内重新组建的这个教师群体特别年轻,35岁以下的教师占70%还多。“别人都认为教师太年轻是学校的劣势,而我觉得,青年教师正是北川中学的潜力所在,只要成长起来,后劲可观啊!”刘亚春信心十足。

 教师的关键成长期也就是三五年,刘亚春想了很多招,去年,他给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提出了“八个一”的要求:读“一本好书”,写“一份合格的导学案”,上“一堂合格课”,拜“一位名师”,转化“一个学生”,指导“一个兴趣活动小组”,公开发表“一篇文章”,参与“一项课题研究”。

 采访过程中,学校领导们正在研究开学典礼上的奖励方案,张木元提议,中层以上领导不再跟普通老师竞争优秀名额,北川中学的所有奖励都向一线倾斜。刘亚春说,除了奖励,还要通过工会等举办一系列活动,学校里不能只有奖和惩,就像学生不能是考试的机器,老师的生活不能只是教学和工作,要把北川中学营造成老师们温暖的家,让她成为老师们取之不竭的动力之源。“课改不是校长一个人的事,而是老师们自己的事,让老师成为学校的主人,他们才能明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的意义。”

 ■不屈服、懂感恩、知奋起——重建北川精神

 刘亚春最不愿意提起“地震”二字,“再也没有什么能带给我比那十几秒更大的创伤。”刘亚春虽很少表露,但他心里的苦,亲近他的人都深深懂得——北川中学搬入新校区当天,盛大的开学典礼让刘亚春忙了一天,深夜,他关掉手机,独自在办公室坐到天亮,整夜未眠;地震3周年纪念日,白天他忙着操持一系列的活动,晚上独自开车回到老县城为妻儿上坟,祭奠近千名曾经朝夕相处的师生们。

 地震过后很长时间,大家被悲伤消极的情绪笼罩。刘亚春深深理解大家的痛,但苦难是放弃自己的理由和借口吗?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坚强的意义。3年多时间里,刘亚春可以说是全中国最忙碌的人之一。办公室罗老师说,地震过后的半年时间里,因为重建工作千头万绪,他和刘校长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

 震后不久,刘亚春开玩笑般地告诉老师们,生活还要继续,大家该结婚的结婚,该生孩子的生孩子。“在地震前,北川中学只是一所很普通的学校,名不见经传,地震后它仍是一所普通的学校。它不应该与地震、痛苦画等号,而是应该与快乐、健康画等号。”

 学校的重建,某种程度上是北川中学每个人的精神重建。刘亚春时刻密切关注着老师们的思想动态。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