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塘里做大鱼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7-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名校情结滋生浪费,造成不必要的牺牲甚至是悲剧。

    ■南桥

    日前,著名学者薛涌为腾讯网的“大家”栏目写了一篇专栏,名为《上大学以后怎么办?》,很耐人寻味。

    若干年前,薛教授曾经著有《一岁就上常青藤》一书,此书颇对当下中国父母的胃口。受此书影响,我的好几位朋友在教育孩子时,都像带着“六西格玛”的质量控制思维般一般,似乎稍有差池,孩子的一生就彻底报废。至于上大学,更是要冲着名校去,要是进不了名校,仿佛天都要塌了。

    薛教授而今的说法,等于又在给他曾经造就的“常青藤热”降温。他说,如今美国的大学不过是三十年前的高中,高等教育所承载的“身份”和“地位”一天不如一天。这也造成了一种新的恐慌,让人越发拼命地向金字塔顶端的少数名校去挤,试图在那仅存的一点“身份”里分一杯羹。一些顶尖的私立文理学院,教授少,机会也少,学生都是尖子,被追求常青藤名校的“藤妈”们逼进学校的孩子一进去,就好像石沉大海一样被吞没了。

    这个说法和国内的情况有些差异。但是在其他诸多方面,道理却是一样的。在国内,名校情结一样滋生浪费,造成不必要的牺牲甚至悲剧。

    当前,社会越来越论才能而非学校出身,一些非名校的学生如果善于利用,也可成为“小池塘里的大鱼”。相反,名校太“招蜂引蝶”,也会引来苍蝇和蟑螂。我老家县城最好的高中——县一中是一所名校。因其有名,我读书的那些年,学校“开发”名校资源,把关不严,招来了不少不学无术的富商或“权贵”子弟,把学校搞得乌烟瘴气,一年不如一年。而平素屈居其下的二中,却在一点点迎头赶上,声誉日隆。

    我上本科时读的是一所普通的师范大学。由于科研压力没有那么大,这种教学型学校的教师教学水平通常更为高超。我们外语系的老师就对教学十分投入,讲文学作品,一段一段分析得头头是道,讲到动情处自己在课堂上都会落泪。另外,由于学校不那么醒目,课程设置上不大受制于外在因素,也没有因规范和标准化而失去棱角。同时,如果学生个人肯学,就能得到教师更密集、更深入的关注。

    当然,名校自有它们的优势。例如,由于名校对外交往的机会更多,名校教师可能视野上更开阔,理念上更能跟得上时代的变化。不过,名校和它们的大牌教师,也可能成为无法利用的资源,就如同吃了营养品不被身体吸收一样。我自己后来又上了一个国内名校读研究生,发觉不少老师由于牌子大,课题、学术会议,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没空跟学生慢慢对着文本细嚼慢咽。由于名校往往重科研轻教学,许多教师的心思都用在了研究和出成果上,教学上主要采取放羊式,让学生自我培养。有的教师虽然可能著作等身,学问大得不得了,但教学水平不行,像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

    就现在来看,名校资讯发达也未必算是优势。网络深刻地改变了学习的方式。在资源开放的背景下,普通学校的学生一样可以从网络上获取最优质的学习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在大学学习生涯的规划上,名校和普通学校的学生谁都没有先天优势。如今用人单位越来越器重的“T型”人才,既要有纵向的学科专才,又要有批判思维及问题解决、决策、沟通、协调能力,甚至还得兼具生意头脑等诸多“横向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未必都能通过基于学科课堂教学的方式实现。普通学校的教师,若能变更教学方法,或许有更多机会培养这些方面的能力。

    我的外甥刚考上大学,我就鼓励他在学科学习之外,一定要借助问题式、任务式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己的“横向能力”。现在,小伙子已经踌躇满志地准备开创自己的网络生意,并以此为纲,组织自己的学习。他上的不是名校,但我对他的未来很乐观。

    (作者系旅美教育工作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