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暑期培训时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8-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又到一年暑假时,很多地区组织的教师集中培训又开始火热登场。投入越来越大,条件越来越好,然而,相当多的教师对此却似乎并不“买账”。

    作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花了钱,费了力,可培训效果却远没有预设的那么好。问题出在哪儿?这需要我们认真反思。

给暑期教师培训号脉

    如果行政部门在时间安排上更理性一点、更多地为教师考虑一点,同时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是能够让教师们悦纳培训、享受“学习大餐”的。

    ■法颜

    近日,应某地某校之邀,为当地教师作“关于教师幸福感”的专题讲座。天气很热,面对济济一堂的教师,作为培训者的责任感驱使我要尽己所能,引领每一位教师走出当下教师职业倦怠的阴霾,进一步认同自身职业追求的幸福感。然而一个多小时下来,教师们最初出于礼节的耐心再也无法坚持,流露出略显烦躁的拒绝。这样的气氛促我尴尬地走下讲台,也促我走进教师中间,触摸一下他们参与培训的心态。

    交谈中,大多数教师对占用假期时间进行培训表现出诸多不解和无奈。但迫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硬性规定和学校的统一安排,他们又不得不来参加。而一些地区或学校仅仅关注培训的形式,所授内容不贴近教师需要,培训方式不考虑教师实际,尤其在培训时间的安排上有较大随意性。凡此种种,造成教师培训的投入与效益产生较大反差。

    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作为教师培训经费列入各级政府预算之后,师训工作进一步受到重视。一些地区出台意见或方案,从培训模式、制度、体系到组织保障,认真规划安排教师培训,有力推动了工作的开展。但是,个别地区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面对5%的培训经费“奶酪”时,似乎只关注其使用的途径和渠道,至于培训时间是否安排科学、培训方式是否扎实有效、培训内容是否贴近实际需要,能否真正发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作用等,则缺少具体考量。这无疑导致了培训专项经费的使用与实际培训绩效两张皮,偏离了培训的初衷。

    在培训时间的安排上,有的地区基于基层学校正常开展的校本培训层次较低、质量不高的状况,遂从面上整体安排教师培训工作。由于全员通识培训、校本项目培训、个人自主培训等纷纷“登场”,学习的任务量大,便不得不占用暑期或节假日。一线教师对此颇有想法,甚至有教师搬出《劳动法》为自己维权。诚然,利用节假日开展教师培训是否妥当有待商榷,但如果行政部门在时间安排上更理性一点、更多地为教师考虑一点,同时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是能够让教师们悦纳培训、享受“学习大餐”的。可以肯定的是,违背教师意志、一厢情愿的假期教师培训安排,不仅不会收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反而可能导致情绪上的对立。据知有地区是采取适度集中、化整为零的办法,将学时转化为学分,以学分考查教师的学习成效,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尝试。

    作为培训单位,在组织任何一次培训活动时,对内容的选择一定要基于本地区、本学校乃至教师个体发展的实际与需要。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呼唤师资素质的跟进培训,但一些地区事先并未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基础、课堂教学实践水平和教科研能力等状况,只是凭感觉认为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便开展有效教学培训;觉得教师理论知识匮乏,便组织开展理论培训;感到教师积淀不够,就组织开展读书活动;发觉教师科研素质不高,又忙着开展课题研究活动……这种“拍脑袋”而来的培训缺少系统性,自然缺少组织的严密性、培训的针对性,害得教师们疲于应付,被动参与,收效可想而知。

    当然,培训效果不光取决于内容,采用的方式、模式也直接影响培训的质量。然而,现阶段个别地区开展教师培训还是老套地搞专家讲座,形式陈旧、内容单调,效果便是“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员听得莫名其妙”。一些讲授者在新课标专题培训中,大力倡导“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然而自己在教师培训中却似乎全然忘记了这一主旨,一味进行理论说教。有教师不禁发问:在“教育”教师们用新课程理念观照课堂教学时,专家教授何不在培训现场践行一下,让受训者亲身体验一把这样的学习过程?

    教师培训注定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抓手,但丝毫不可为了形式意义上的吸眼球而进行无实质意义的培训作秀。那样既有损教育行政部门的威信,伤害教师自觉参与培训的进取心,更浪费十分珍贵的培训资源。教育行政部门如果能够积极构建基于本地区教师发展实际、尊重教师合理诉求的培训机制并科学实施,那么,教师教育生态必将会更加理性、务实。

唤醒“内需”是真经

    一个区域组织名师培训、骨干培训之类有必要,但不应是重点,更不应是全部。重要的是从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和教师兴趣所在出发,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培训,唤醒教师自我实现的内在需求。

    ■张永成

    让教师休养生息,是放暑假的主要目的之一。经过一学年的劳作,教师们需要暂停下来,进行休养、释放、再生:休养的是心情,是情趣,是幽默,是浪漫;释放的是功利,是焦虑,是压力,是倦怠;再生的是智慧,是才情,是温情,是追求,是情怀。

    暑假,正是这样一个难得的停下来的时段,为教师提供了一段精神自我修复、自我生长的时间。为此,我不主张把暑假当作教师充电的好时机,更不主张教师的暑假被各类名师培训、骨干培训、全员培训所分割、所占据。

    当然,有人会说培训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诸如此类重要得不能再重要的理由。然而,我们却忘了对教师培训设三个疑问:教师真的有培训的自我需求吗?教师到底需要培训什么?一定要年复一年地培训教育理论和教学的技能技巧吗?

    我们常说,现在的学生自私霸气、不能吃苦、缺乏抗挫能力,但是从来没有认真想过,学生的不足,恰恰是教师自身不足的真实投影。我以为教师不是园丁,园丁总与高举大剪剪切旁枝逸出的形象画等号。园丁的大剪,剪掉的可能是兴趣、是爱好、是特长、是个性。教师其实是播种者,种下去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在学生身上收获什么果实。种子短缺的基因,便是教师培训需要弥补和强化的。我们的教师有阅读的习惯吗?会阅读吗?会向学生推荐好的读物吗?我们的教师一年参加过几次音乐会、去过几次展览馆、科技馆?我们的教师有高雅的、给自己带来愉悦的特长爱好吗?我们的教师会和自己的家人、同事、领导分享工作、生活的快乐吗?我们的教师是否在讲述与倾听之间更愿意做一个倾听者?这些看似与教学技能技巧无关的东西,实则为挺立教师精神的龙骨。

    所以,一个区域组织名师培训、骨干培训之类有必要,但不应是重点,更不应是全部。重要的是从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和教师兴趣所在出发,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培训,唤醒教师自我实现的内在需求,引导教师弥补精神、智慧、才情上的不足,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内蒙古杭锦旗后旗陕坝镇奋斗中学的一位教师,自己动手建科技博物馆,收集物品上万件。吴坚,监利实验中学的一位普通教师,二十年来收集世界各地蝴蝶上千种,制成标本上万只,在企业家支持下建立了昆虫博物馆,开发了昆虫研究的校本课程。可见,教师的兴趣爱好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开发并利用这种资源,或许是今后一个时期教师培训要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因为新的课程观为每位教师都预留了广阔的舞台。

    在此背景下,教师培训应更加趋向自主化、小班化和专业化。自主化,指的是教师培训以教师自觉自愿为前提,不搞行政分配指标,可以以一部分自愿参加培训的教师的快速成长驱动另一部分教师的内在学习需求。小班化,指的是将有相同或相近培训需求的教师编排一起,培训的内容不应宽泛,而是从理论到操作彻底解决一个领域的问题。专业化,是指培训的内容要趋向于分层次对不同需要的教师提供更专业化、系统化的支持和跟踪服务,趋向于不同学校、不同地区之间经验的分享、案例的分析和实践经验的理论提升,让大部分教师从重复的研究和探索中解放出来。

    襄城区正在尝试使用网络无限沟通、方便快捷的特征来实现教师的自主培训。比如我们今年推行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改革,就是由教研室中小学教研员自做群主,建立学习QQ群,实行招募团队、自主报名、自主参与、行政支持的方式。教育局从招募的175人实验团队中选派30名教师,由两位群主带队到山东实地考察学习。回来后群里每天上传的自主探究学习课堂实录、教案实录平均达5篇之多,还有教师把自己的教学反思、教育叙事上传到群里分享,或是把国外的案例发到群里让大家一起与我国的教学方法进行比照。有教师在群里主动提出讲观摩课,结果第二天去了30多位老师。关于这次观摩课的实效姑且不论,仅教师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就是原来的行政命令、指派所不能比的。按常规,普通的一次教研活动要经历物色主讲教师、找承办学校校长协商场地、安排合适的听课时间等程序。因为教师有诸多原因不能外出,大多数情况下,派出一个学习人员得征求3个教师的意见。想想完成这四个程序需要多少行政成本?而今天,因为语文主题学习团队是在“自觉、自愿、自信”的原则下组建起来的,这些耗时耗力耗神的行政管理程序逐一“归零”。后来,这两个群的热闹活动引起了市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的注意,她也加入到了QQ群中,随之便有襄阳市其他区的语文教师“入群”,其活力、感召力和影响力也许都是行政管理难以达到的。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