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什么找不到“好”工作
■蒋建荣
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每一位大学生都在以自己认为的“好工作”标准衡量着就业机会。然而,关于对“什么是好工作”这个问题的答案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直接反映出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择业价值观。择业价值观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自己职业的选择。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是大学毕业生的梦想也是高校就业工作的目标。支持大学生树立就业与发展协调一致的观念,把握社会需求,善用自己的资源,并根据自身的职业能力找到一份与其相匹配的工作成为目前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中之重。
不只是小张一个人的困惑
小张是位优秀的毕业生,大学四年里他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各种学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还到一家公司进行专业实习。毕业季来临的时候,小张以为自己在前三年里为自己将来的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希望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可是,事与愿违,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这一年里小张在找工作的道路上尝尽了酸甜苦辣。眼看着身边的同学陆续接到了用人单位的录用通知,尽管小张心里很着急,但是一直坚持在一线城市找工作的他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梦想,直到6月中旬他依然执着地在各大城市间搜集用人信息、投递简历、参加面试。小张很辛苦,也做了很多工作,但是还是一无所获。眼看到了毕业离校的时间,万般无奈的小张来到了学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
交谈过程中老师发现,小张“只有在大城市工作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找到理想的工作才能算得上就业”、“只有在大城市工作才能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只有在大城市工作才有面子”等一系列对于职业选择的看法直接影响他的求职择业过程与结果,正是这些根深蒂固的求职价值观才使得小张一直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工作。
通过与老师的交谈,小张认识到了中小城市的发展机会和自己的个人价值实现之间的关系,也澄清了自己的个人发展与家庭荣耀之间的关系,他意识到自己之前一直渴望到大城市工作,原本认为那里的机会比较多,在那里生活也比较有面子,现在看来,发展快的地方竞争更加激烈,机会也不一定会属于自己,反而中小城市更能让他尽快地找到属于自己的职业发展空间,只要干得好,在哪里都一样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只要工作有成绩、生活幸福,在哪里都可以为家人增光。他不再一味地执着于“一定要在大城市找到满意的工作”,而是拓宽了求职择业的思路,愿意尝试在其他地方工作的可能,为自己求职成功开辟了另一条道路。
笔者了解到,像小张这样陷入困境的大有人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仅仅是关于劳动力市场中供需矛盾的问题,更是关于大学毕业生如何看待职业选择中各要素重要性的问题,在大学生求职择业的过程中,诸如“只有这样的地方才能实现我自己的价值,也只有在大城市工作才能对得起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回到那么小的地方工作就太没有面子了”、“只有考取公务员,进入政府部门工作才算有了工作”、“只有高工资的工作才能显示出自己的个人价值”、“工作和专业完全对口最重要”等观念影响着大学生的求职择业和职业发展,大学生转变求职择业价值观念、主动与就业市场进行良性互动已成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当务之急。
适时转变观念,准确自身定位
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也是职业选择的过程,做什么工作?在哪里工作?在哪个行业工作?在哪个单位工作?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必须思考的,而也正是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才使得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于工作的性质、地点、行业等问题出现过于挑剔的现象,大学生对自己职业发展的高要求直接反映在他们对职业选择的高要求上,这种高要求使得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坚持自己的求职目标不肯放松,以至于错过了很多就业机会,就像案例中小张一样,认为只有在大城市工作才能有发展,为了坚持在大城市找工作错失了中小城市的工作机会。就业过程是大学生参与人才市场双向选择的过程,在就业大军中,用人单位一定首先选择适合自己的人才,而不是“有梦想但不适合”的人才。求职的过程中,大学生应关注就业与发展的协调一致,根据自身的就业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行动起来,在工作过程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等待下次机会的到来。
大学生经过大学生活的成长和锻炼,其综合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在进行自我职业定位的过程中,大学生需要做的是对自己的职业能力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定位,确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岗位。这时候的思考应该是:我具备怎样的能力?我的这些能力对应的工作岗位是什么?在求职竞争中,我的位置在哪里?进而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工作岗位对人才要求的匹配度进行求职活动,而不是一味地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盲目地与其他同学进行攀比。案例中小张通过与老师的交谈发现,尽管自己的职业能力在参与大城市就业竞争中不占优势,但是在中小城市就业自己还是有一定的优势,执着地追求“在大城市就业”不但很难实现“在大城市找到理想工作”的梦想,甚至还可能连“在中小城市找到较为理想的工作”都成为泡影,小张最终选择接受中小城市的工作无疑是明智的选择。
知己知彼,充分了解和掌握信息资源
大学生求职择业过程中要从纷繁复杂的就业信息中筛选出适合自己的信息,进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就要做到对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的准确判断和把握。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要做的是了解就业政策、了解自己的职业能力在社会中的需求状况,通过各种渠道主动搜集并整合各类就业信息,找到自己在职业社会中的位置。这时可以通过以下思考帮助自己更好地把握社会需求,顺利找到工作:今年的就业政策是怎样的?今年的大学生就业有哪些特点?我的能力对应的岗位社会需求是怎样的?我的岗位存在于哪些行业?我为自己希望生活的城市排序是怎样的?我在我希望生活的城市找到工作的可能性是怎样的?除了以上这些城市,我还有哪些备选方案?通过这些有方向的思考,大学生将求职择业的眼光放得更加宽阔,在更大的视野范围内把握社会需求和自己的能力匹配状况。案例中小张最初将自己工作的地点执着定在北京、上海,尽管他很努力,但是还是一无所获,“万般无奈”的他通过与老师的一番讨论转变了择业观念,不再盲目追求在大城市求职。他发现对于自己的能力而言,在小城市就业的机会可能性更大,由“走投无路”进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大学生就业不但是自身的问题,更是学校、社会和家庭关注的重要问题,社会各界做好了支持大学生就业的准备,学校也为大学生就业设立了专门的服务机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学会充分利用自己所拥有的就业资源,为自己的顺利就业增添助力。这时候要问自己的是:在求职过程中我具备哪些资源?在这些资源中,哪些资源可以帮助我找到更多的岗位信息?哪些资源可以帮助我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哪些资源可以帮助我渡过难关?通过一系列的思考,我们会发现大学生的家长、老师、同学、朋友、曾经实习过的单位同事、甚至在任何场合所认识结交的人都可以成为其就业的推进者,发现和有效地运用这些资源找到自己的工作是大学生必备的能力,也是每一个人职业发展的必备能力。案例中小张在求职失败后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寻求老师的帮助,在老师的支持下走出了困境,增添了求职成功的信心。“善用资源可以让自己更快地发展”是大学生求职择业乃至人生发展过程中必须关注到的观念。“撬起地球”的前提是“有一个支点”,而“给我一个支点”就是要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善于发现、整合和利用自己的资源,找到职业发展的起点,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这里特别提醒的是:无论是思想观念的形成,还是知识结构的完善、能力的培养和资源的积累都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学校和社会各界给予大量的关心和支持,提供素质提高、知识培养、技能锻炼机会和全方位的就业支持;需要大学生从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开始就树立“未来,为我而来”的信念,结合自己的专业和职业兴趣有方向地对自己和职业社会进行深入探索,在大学期间合理管理自己的时间,向着自己的目标快速前进,为未来做好充分准备。相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会随着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善和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迎刃而解。
(作者系南开大学青年研究中心主任、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