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童年的春天里看见童心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9-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谭旭东

    孙卫卫的散文大多数是回忆童年,留恋乡村、记录读书体验和心得,文字非常真情诚恳,毫不张扬,平缓的叙述里总是带着一股难以抑制的爱和宽容。“文如其人”这样的话,好像就是用来描述卫卫的写作的。

    《小小孩的春天》这部散文集,讲述的都是童年的生活故事,描绘的都是童年看到的人和景,记录的都是童年生活的种种感受。看得出来,每一个字符里都有卫卫的童年情结。

    开篇《小时候的喜欢》,就把小时候自己喜欢唱秦腔、看皮影戏、做木活、喜欢哭、喜欢玩具手枪、喜欢当老师等“小时候的喜欢”一一讲述出来,语言清淡平和,情真意切,不添油加醋,不矫揉造作。其实,卫卫的童年的生活物质并不丰富,但他把童年的生活用“喜欢”来一一勾勒,既是童心世界的爱和宽容,也是作家内心的善良。当然,从这篇散文也可以发现童心,找到孩子世界里的需要,理解孩子的好奇心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想成为别人家的孩子》算是卫卫的佳篇,早在六七年前就读过,这篇散文里,他回忆了自己小时候曾经很想成为一位瓜农的孩子,也想成为乡里那位邮递员家的孩子,我读了好几遍,越读越感动。小时候想成为瓜农的孩子,这个愿望其实很简单,因为他小时候想吃瓜,所以羡慕瓜农家的孩子。而想做邮递员家的孩子,想成为邮递员,因为他小时候渴望读书,渴望通过阅读报刊和书籍了解外面的世界。这是卫卫童年时两个非常单纯的愿望,但又是一个真正的孩子的最实在也最美好的理想:既渴望物质的丰富,又渴望精神的丰富。卫卫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内心,《想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像一面明镜,映照了纯洁的人性,也折射了童心的无邪。

    卫卫的散文,用“纯净”这词形容最好。《偷瓜》这一篇是“纯净”品质的最好证明。它讲述了小时候到生产队的瓜地里偷瓜的经历,那时候是集体经济,生产队统一经营土地,管理土地,种瓜的收成是生产队集体所有的。卫卫曾被一位比他大几岁,也高一个辈份的叔叔叫着,去偷了一次瓜。其实,他因为胆小,自己根本没偷着西瓜,但也跟着那位叔叔品尝到了西瓜的甘甜。但这篇散文里,打动读者的是作家对当时心理的描写,因为它生动活泼地表现了一个孩子的思维世界和纯净的人格。《吃腊八粥》、《小姑姑》、《我的胆小》和《语文课》等,不但把卫卫小时候的性格作了生动的描绘,也把小时候的爱读书、有理想的一面展现出来,因此,这些散文里,总的主题是童年,是成长,它们都是属于童心世界的纯净文字。

    从语言这个角度来看,卫卫的散文里似乎没有修辞,没有华丽的词藻,更不玩弄什么手法,几乎都是口语化,但又蕴藏着质朴的语调和语序。儿童文学作家里写过散文的,有不少是很讲究修辞的,但现代丰子恺先生的文字里都很朴素大方,写人记事多用白描,都是常用的汉字,连最低年级的小学生都没有阅读障碍。这是一个妙处,也是卫卫文字里的风格。

    就整个文坛来说,现在写散文的人很多,但说实在话,儿童散文的创作还难以满足小读者的要求。有些作家的儿童散文,借的是童年视角,写的是自我意识,过分拔高自己,张扬自我,因此对小读者来说,缺乏一种贴心的魅力。《小小孩的春天》里的文字,都是贴心的,都是站在孩子的立场来写的,都是对童心世界的准确表现,都是用爱和善意写出来的,因此,细细咀嚼,会有深深的感动。

    卫卫用散文给小读者送来了一个美好的“春天”,而他的文字也给了我一个“小小孩”的童心世界。谢谢卫卫!(作者系北方工业大学副教授)

    《小小孩的春天》 孙卫卫著 江西高校出版社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梦想北大丛书     下一篇:从舶来游戏到本土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