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科不“副”
■高毅哲
教师节期间,中小学副科教师再次被家长忽视,有人甚至连一条学生或家长发的祝福短信都鲜有收到。应试教育大背景下,语数外等主科名列升学考试科目之中,事关子女前途,家长要向这些教师“表示心意”,犹如本能。对此,副科教师大可一笑而过。真正需要注意的,是副科教师的失落感,绝非仅因教师节才起,而是贯穿其相当长乃至全部的职业生涯。
副科教师的失落感,源于同为教师,却在职业发展和物质、精神回报上与主科教师有云泥之别。而造成这样差别的原因,却要问问学校以及主管部门:是否真正把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是否真正把全面发展作为育人目标?是否真正把不同学科的教师都视为教书育人的灵魂工程师?
对大多数人来说,与语数外等科目相比,不论是从考核方式还是实用价值上看,音体美都非“显学”。然而,音体美在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中小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学文化课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发展个性、完善人格。难以想象,没有强健体魄打底、没有经过艺术熏陶的青少年,又如何实现人格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而要实现这样的育人目标,需要一支充满活力的副科教师队伍。
家长并非专业出身,眼中只盯升学,无可苛责。但学校以及政府部门对副科的育人作用,却要有清晰的认识。学校和政府部门应该尽快消除副科教师和主科教师专业成长的藩篱,科学评价副科教师的付出,并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和物质回报上有所体现。只有这样,才能稳住副科教师的精气神儿。
副科教师也要正确认识主科教师得到的鲜花和掌声。主科教师确实付出了更多的劳动,与学生的关系通常也更近,他们在物质、精神上有更多收获,有其合理性。而在心态之后,更重要的,是副科教师应该树立积极进取的信心。
自由的边界需要自己拓展,如果囿于现有条框,一味强调应试教育大环境,只能陷入鸵鸟心态。现实教育生态下,副科教育其实大有可为。当在大多数地区的课堂上,语数外理化生还毫无学科特色、一锅烩地按一种教学模式满堂灌时,恰恰是副科教学,存在着打造学科特色教育的无限可能。副科教师没有升学压力,不必受限于机械的教学方式,可以自主探索学科特色教学,并且相较面临诸多琐事的主科教师,副科教师有足够的课余时间钻研业务。如能利用好这些优势,副科教师走出自己的天空,绝非不可能。这样的成绩,想必比逢年过节收到家长目的性直白的鲜花甚至红包,更能让人有为人师者的成就感。(作者系中国教育报记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