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守则要有“则”可守
■蒋丽丽
一部曾经陪伴了几代人中小学生涯的《中小学生守则》,最近突然被媒体和公众热议。据报道,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近日披露,被专家和家长批判可操作性不强的《中小学生守则》已经启动修订,空洞内容将删除。
对于《中小学生守则》的内容,虽然大多数成年人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但经历过义务教育的人多多少少都还对这样一幅场景有印象:在教室的后墙或黑板的旁边,又或者走廊的墙壁上,除了大科学家的画像之外,恐怕还有的就是像四字口诀一样的《中小学生守则》了。它一般是以文字背板的形式被装裱在一个镜框里,然后挂在墙上。《守则》的内容从“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到“珍爱生命,注意安全,孝敬父母”等,从头到尾基本上都是我们平时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准则,不能更多地看到作为从六七岁到十五六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具体遵守的具体规则,这是让人感到遗憾的地方。
难接地气,大而无当,守则和条目不细分,成了国内《中小学生守则》的最大缺憾,而反观国外的学生守则,则体现着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的特点。比如日本的学生守则里规定“遇地震、火灾等紧急情况不惊慌,按老师指示迅速行动”,其实就是因为日本是多地震国家,在学生守则里自然要指导学生如何在紧急时刻避险。再比如英国的学生守则,其中有些规定在我们看起来颇有点颠覆传统教育思想的意味——“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生命第一,财产第二”,“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坏人可以骗”,“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等,这些守则虽然看起来很平常,没有我们的学生守则那么立意高远和境界宏大,却是非常实用的,能在某些关键时刻让学生有明晰和迅速的判断,进而实现保护自我的初衷。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当初《中小学生守则》的制定,带有一定的成人视角,并没有真正从教育对象的视角和心理考虑得非常细化,缺乏具体的操作标准。纵览《中小学生守则》全篇,你会发现,虽然《中小学生守则》的名字是“守则”,但这个“守则”基本上都是一些价值观的引导,并没有具体的标准定义和情境描述,这对于八九岁、十几岁的中小学生来说,未免就有点过于“深奥”和高远了,再说得直白点,就是有点脱离他们的实际生活以及认知接受能力了。而且这种简单的价值灌输,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太“传统、老套”的抵触心理,也不利于孩子的独立人格养成。
对于《中小学生守则》修订的事,笔者是持赞同意见的,因为所有的守则都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地修订。尤其是对少年儿童来说,每一代人都有他们自己的生活年代和价值观体系,也有当时具体的社情和国情,如果再进一步联系到当下,近年来校园性侵案件频发,作为一名学生家长,笔者希望以后出台的重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里能出现类似“避免与家长外的成年人单独相处”、“保护自己身体的任何部分”、“遇到他人侵犯,要大声呼救”等具体可操作的守则,因为只有当孩子有具体可操作的标准遵守时,他们才能真正对自己的安全和行为负责。(作者系媒体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