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文化传承使命 培养一代优秀新人
非物成果奖集体工作照
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项目——抬工号子参加重庆端午周演出
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示意图 传承课程结构与内容示意图2003年10月17日,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
经过长达三年的讨论和修改,大会通过并颁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标志着国际文化遗产保护进入了静态遗产与活态遗产并行保护的新阶段。中国政府在第一时间就批准并加入了这一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中华大地全面铺开。
就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公约》的一个月内,在重庆一所新建本科院校的简陋的会议室里,由时任学校党委书记、院长牟延林教授亲自主持,一群怀着文化梦想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对刚刚颁布的《公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何在?”“当代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该怎样自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什么?”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新兴概念,从不同学科、不同关注点出发的问题接踵而来。但遗憾的是,当时的国内学界对这一概念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几乎没有什么参考资料。“我们自己来开展研究!”牟教授的提议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认同。于是,在那个黄瓜山下、卫星湖畔的简陋小楼里,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课题组成立了。
谁也没有想到,在接下来的十年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更没有想到的是,当初那个悄悄成立的课题组,在短短十年间,发表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论文近400篇,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余项,建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类仅有的国家精品课程,2009年更是标志性地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回望十年来路,汗水与欣慰共存,荣耀与艰辛同在。当年的尝试,已经结成了累累硕果;曾经的探索,已经转化为学校的气质。
十年研究促成了认知的升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基因,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是关乎大学生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养成和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的重大命题。
十年实践推动着教育的变革:将教育导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之域,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然要求,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校教学,又拓展了当代高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新领域,开辟了当代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新路径。
2003年以来,以牟延林教授为首的教学团队,出于“中华文明薪火相传,当代高校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围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与传承,以培养具备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大学生为目标,以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支点,构建了集传承理念、传承课程、传承方法、传承资源、传承评价五大系统为一体的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在实践中形成为“大学生+传承者”的传承模式,十年建设,成效显著。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包含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积淀而来的丰富多样的知识、技能与实践,又凝结着一个民族的情感和理想,它是珍贵的文化资源,又是标识民族身份、维系民族认同的重要精神纽带。由此,项目组旗帜鲜明地提出和确立了“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后是中国”的文化观,并以此为引领,开始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系统性纳入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身份与国际视野是高等教育必须同时承载的两个维度。基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诉求和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视角,项目组创新性地提出和确立了“培养具备优秀中华民族品格大学生”为目标的教育观,培养目标实现了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的合二为一,并在实践中形成了“大学生+传承者”的传承模式。
在高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课程化是体系建构的中心工作。依据体系目标,项目组确立了以通识教育课程为主体,向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延伸的建设思路。
教学资源突出科学性与原生性。一方面依托重庆市重大教改项目“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实现研究成果向教学运用的及时转化。学术理性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实现了优秀民族文化的弘扬与大学生学理上自觉认同的有机融合。另一方面,在课程内容上一改传统教育中本土文化资源严重欠缺的现状,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和学生“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纳入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从而能充分调动学生本人的精神和情感,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知识素养,促进学生品格养成的目的。
通过融合、改造和开发等手段,体系构建了理论性、传习性、拓展性三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理论性课程是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指导,融学术探索、田野实践、教学研究成果为一体形成的以国家精品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为代表的通识课程群,其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审视提供新的理论工具,并拓展学生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视野。传习性课程是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特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请进校园,通过传承人口传身授、学生拜师习艺的方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传承。目前开设的传习性课程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铜梁龙舞》、《梁平木版年画》、《秀山花灯》等。拓展性课程是通过素质展演、田野考察、保护实践、课题研究、创新转化等途径,增进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直接经验,从而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和素质拓展。
理论性课程突出系统设计与专题讲授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即以精心制定的教学大纲为统揽,教师选择与教学大纲中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同的专题进行团队接力式的课程教学。理论性课程授课,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切实保证了课程的思想深度和学术水准。
传习性课程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规律,形成了“传承性学习”与“生活化实践”相融合的授课方式:即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入校园、进课堂,技艺传习实现课堂讲授与口传身授的有机结合。同时,强调教学资源来源于生活,教学目标达成在于回馈生活,实现技能培养、社会实践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合而为一。
拓展性课程突出教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采取导师制与项目制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以项目教学科研团队成员为导师,遴选教学、研究、社会服务各类项目,通过多种渠道向全体师生公布,吸纳项目成员,推进项目开展。拓展性课程实现了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加速了学生素质外化的进程。
教学团队:在教师资源上,形成了以项目组为教学中坚,以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专家为学术支撑,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实践指导,组建了“高校教师+传承人”的教学团队。
作为一个跨学科的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涉及学校大部分专业,由此,除了核心课程的专职教师外,学校相关专业70%的教授都参与了课程体系的教学活动,真正实现了学术研究梯队与教学团队的合二为一。
依托与重庆市文化部门共建重庆文化遗产学院的优势,学校将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传承人都聘为了传习课程专业师资。其中包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刘氏针灸疗法”传承人、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馆长刘光瑞,“梁平年画”传承人徐家辉等共46人。
教学条件:在教学条件上,投资325万元建立了国内首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和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虚拟博物馆等实践教学条件。在实践基地上,一方面将重庆全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笔作项目纳入了实践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支点的引入,又将教学空间拓展到了祖国的广袤大地。
课业考核方式:围绕“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教学对象,形成了“一次调查、一个报告、一篇论文”的“三个一”的学生课业评价方式,并以师生田野调查成果为基础绘制了首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导航图”。并以此为基础,促成了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由理论思辨为主转向亲身体验为主的突破性变革。
体系运行评价:体系坚持教—研并进的建设思路,前期独立设立教研室与研究中心合署统揽课程体系开发,后期成立重庆文化遗产学院和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合署深化体系建设;体系构建遵循“策划—实施—监控—改进”的工作路径,形成了硬评价与软评价相结合,包含指导思想、条件建设、实现路径、实现效果四个一级指标的内部审核系统,保障了体系的持续改进。
十年来,重庆文理学院所构建的“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集传承理念、传承课程、传承方法、传承资源、传承评价五大系统为一体,形成了“大学生+培养者”的传承模式,开启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系统性纳入高校教学的新思路,为当代高校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拓展了新的领域,为当代高校深化文化素质教育改革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体系着眼中华文明传承,立足高校人才培养,提出并确立了“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后是中国”的文化观和“培养具备中华民族优秀品格大学生为目标”的教育观,实现了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文明传承与品格养成的圆满结合,立意深远。课程资源引入了新理论研究成果,纳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和学生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其教学内容突出了科学性和原生性,既保持了学术高度,又激活了学生情意,有效促进了培养目标的达成。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引入,突破了目前第一、第二课堂的划分;“传承性学习+生活化实践”的传承方法,实现了学习与生活的互动相生;“一次调查、一个报告、一篇论文”的传承效果评价方式,引导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