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文化传承使命 培养一代优秀新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0-3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十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的选课学生达3219人次,学生田野调查分布22个省、市、自治区,提交田野工作图片13万余张,音像资料4万余分钟,形成田野调查报告2000余份,直接参加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竞赛、征文等活动1340余人次,518名学生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毕业论文写作,参与各项活动的学生达12000余人。课程体系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满意度评价平均高达95.12%。在课业调查中,有学生说:这门课,让中华民族文化在我们心中活了起来。有学生说:这门课,让我第一次这么深入而仔细地贴近了我自己的家乡。四川5.12大地震发生后,师生考察队迅速奔赴灾区,形成长达20万字的《四川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调查报告》,为灾区文化生态重建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及建议。

    通过学习,体系实现了向不同专业的延伸。其中包括:化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的师生参与了“传统造纸术”的弱污染调查和防蛀特种包装纸张的还原性生产;数学、物理专业的师生设计和改良了传统益智玩具;艺术设计专业师生参与了许多古镇文化空间重建方案的规划;旅游专业同学参与和进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地的导游、解说工作;美术学专业学生的木板年画创作作品和动画专业学生的剪纸动画、水墨动画作品频获省市、国家奖励;音乐学教师创作的川剧作品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表彰等等。

    近年来,重庆巴南区、永川区、梁平县等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均在我校选拔与招聘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毕业生,“大学生+传承者”的传承模式实现了由素质养成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拓展。

    课程系统开发成效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被评为文化素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仅有的一门国家精品课程。

    校园文化建设异彩纷呈: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广泛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物质环境人文化,精神理念实物化》、《多彩周末,缤纷校园》项目分别于2007、2008年获得国家教育部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二等奖、优秀奖表彰。

    社会实践活动屡获殊荣:师生参加北京奥运会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故事展演活动,获得北京奥组委、国家文化部门最佳策划奖与最佳组织奖之一。

    体系成功实现在高校有效运行的同时,积极向相关领域延伸。与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部门共同携手创办的重庆文化遗产学院,成为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干部培训中心,承担了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教育传承师资培训项目,成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目前,重庆已有13所中小学成为本体系向基础教育延伸的实验学校。通过我校承担的农民工素质提升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培训,正逐渐成为帮助农民工再就业的一个有效措施。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与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实验中心,已经成为重庆市重要的地方性文化传承空间。目前,已经接待中小学参观团3000余人次,国内外参观考察100余场次。

    自2006年以来,牟延林教授在《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上主持开设我国高校学报中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栏。目前,该专栏所发表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索引和转载的比率已经超过50%。

    2008年4月,由牟延林教授发起并主办的“中国高校首届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研讨会”成功召开。会上,专题报告了项目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建设情况。国家教育部门、文化部门领导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的100余名知名专家对项目组的探索与实践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支持。

    在实践过程中,重庆文理学院自觉承担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高校服务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探索构建了“保护中心”、“研究中心”、“项目中心”三位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同机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委托重庆文理学院起草了“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题调研报告”,拟订了《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建议案)》、《后移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和建议》,为政府提供了决策咨询。受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重庆市民宗委等单位委托,承担“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文化抢救性工程方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秀山花灯”推广转化方案、相关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方案的拟订等工作。

    在过去十年里,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会会长周远清、国家教育部门相关领导、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等领导与专家对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给予了诸多的关注与支持。国家教育部门相关领导指出:“这个探索很有价值,值得学习”;刘献君教授亲笔题词“特色就是水平”;乌丙安先生在中国重庆市委宣传部主办的重庆三峡大讲堂《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主题报告中指出:“重庆文理学院专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领域的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值得肯定”。

    一个大学生的背后是他的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千万个大学生家乡的背后,就是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后是中国。可以预见,随着“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与推广,随着一批又一批具备“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现代大学生的成长,我们将迎来中华民族真正的伟大复兴。(林宏)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