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里爱上心理辅导 ——读《放下掸子教孩子》 □ 邝金山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翻开《放下掸子教孩子——教师、家长让孩子成才的密码》一书,就像走进了一扇心理辅导的大门。

  蒋玉燕老师朴实、精炼的文字,深刻、清新的思想,实用、易学的方法吸引着我,每一篇文章都让我获益匪浅。正是这些文章,让我感受到心理辅导的无穷魅力,于是我开始把心理辅导的理念、方法融入学校德育工作中,并尝到了成功的甜蜜。

  在我以前的印象中,心理辅导知识特别深奥难懂,想必这也是许多班主任对“心理辅导”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吧!而蒋老师的《放下掸子教孩子》一书,没有专门讲理论,也没有过多的专用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诠释心理辅导原理,把枯涩难懂的理论、技术恰到好处地融进一个个案例之中,把德育工作与心理辅导完美结合,令人情不自禁地击节叫好。

  细读书稿,可以发现蒋老师为读者着想的那一份体贴与善解人意。有时文中几乎不用专业术语,只是通过具体的操作过程,直观地向读者呈现某种心理辅导方法。有时蒋老师还会在某个地方,给你铺设一个坡度适当的“阶梯”,让读者容易理解接下来的内容。所以,你不必担心自己是“门外汉”,有了蒋老师精心搭建的“阶梯”,即使没有心理辅导基础的老师也能看明白,而且能学着做。

  书中的教育故事一个个似曾相识,师生冲突、同伴冲突、亲子冲突、失窃事件、迟到现象、课堂管理、学生转化、异性交往,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我们一线老师无法回避的。书中提供的范例,虽然不是“万能钥匙”,但却能够帮我们打开新的视野,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读着书中的故事,有时会茅塞顿开,有时则会心一笑,有时会忍不住联想起自己处理过的某个案例,有时还会产生马上把学到的方法应用到实际中的冲动。蒋老师的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或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防御心理,这也是德育中必须关注的问题。一般说来,改变学生大致需要经历三个阶段:走近学生(建立关系)——了解学生——影响学生,可有的老师在实际工作中总是违背这一教育规律……常听到这样一类抱怨:‘我已经找他谈了7次了,他还是老样子。’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没有走近学生,没有经历第一、二阶段就直奔‘改变学生’这一主题,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这不就是我曾经犯的错误吗?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当学生犯错时,许多教师首先想到的就是“改变”而不是“走近”和“了解”。不去思考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不去了解学生内心的需求,不多思考一下这些问题是如何形成的。这种急功近利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既妨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也给我们自己制造出了麻烦。

  书中这些触动心灵、引发共鸣的实例和剖析太多了!值得每个教师反复读,反复品!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怀集县桥头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