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怎样做教师 □ 肖远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这是一个困扰很多教师的问题。结合自己的经历,我认为教师除了要积极应对时代的挑战外,还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我校的一位毕业生在德国读大学时所经历的试卷复查,让我深思。该同学学习的是自控专业,进行试卷复查的时候,每个人的桌前都有一本红色封面的答案册,里面写明了各个题目的答案、步骤、分数和评分标准。而学生的卷子写满了各种密密麻麻的红色符号,还有批卷人的评语。

  批卷人就在教室内,负责向学生解释相关疑问。如果学生有不清楚的地方,批卷人会详细解答。“这道题这个地方为什么扣我分呢?”“哦,我看看……嗯,这道题是这样的,问题是要你求……因此你需要……但是你却……你这样的话就会……而不是……鉴于你做对了……做错了……因此我给你××分,扣你××分,可以吗?”

  一番对话过后,学生十有八九会败下阵来。如果确实存在问题,批卷人会找来当堂坐镇的主考官,再亲自审一遍,确认之后在试题、考卷封面及教师的成绩单上,逐一改正。在德国,“试卷复查”在保证了公正公开的同时,也迫使批卷人对考生负责,对自己的批改负责,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和道德水平。

  “德国人的聪明在于他们的傻。”我们所敬佩的德国人的严谨态度和认真精神,从点滴小事就能体现。但回想起自己的求学经历,我还没有见过一张考卷是被这么认真批改的。因此,我们做教师的要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因为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教师常常是学生的榜样。

  要有远大的职业情怀。在同样的工作环境中,面对同样的教学任务,有的人能取得成就,有的人一事无成,有的人则靠行政背景混日子。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差异,完全取决于教师的个人素养和是否具有远大的职业情怀。

  哈佛大学曾经作过一项调研,有一届毕业生,无目标的是27%,目标比较模糊的是60%,有近期目标的是10%,有3%是有远期目标的。25年之后,再追踪调查,毕业生中有远期目标的3%成了美国的精英。因此,人生的道路上必须要有自己的目标,而树立目标的能力是综合素质的反映。

  我树立的目标是做一名合格的基础教育教师。我认为,每堂课的质量关系到学生生命的质量,学生是在课堂里成长的。因此,教师需建设教学人生。有学才有识,有学识才有胆识。教学的自信力来自教师深厚的学养。一个有胆识的教师必然是好学深思的,能够身体力行的。

  今天我们做教师,不光要给孩子满分,还要让孩子满意,使孩子满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理想,同时要乐于奉献,敏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此外,教师要赢得学生,让孩子喜欢,必须具备4个“真”:真情实感,真抓实干,真才实学,真知灼见。

  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是一个最容易使人厌倦的职业。在现实生活中,不少教师扮演着这样的角色——教案不变,教学理念不变,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地做着重复的事情。但有一个办法,可以克服教师的职业厌倦,那就是多读书。这源于我在匈牙利工作期间的感受。当时,我和妻子喜欢去布达佩斯的城市公园散步,在金色的夕阳下,坐在石凳上的都是专心读书的人:牙牙学语的稚童、血气方刚的青年、温文儒雅的学者,还有耄耋之年的老人。公园里,夕阳下,读书人,就此定格在我的脑海里。我想,作为一名教师,能把学生培养成为这样的读书人,成为精神文化的“绅士”,那该多好!

  可以说,教育的责任包括培养一个民族的读书习惯,让学生成为精神文化的绅士。因此,教师首先要成为儒雅的绅士。正所谓,有境界自成高格,唯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才能成就高格调的课堂教学。教师的文化素养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品质。作为教师,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时刻不停地读书,这才是我们的本分,也是常识性的真理。

  可惜的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除了教材和教辅材料之外,其他的书基本不读。教师不读书,只读题,这是很可怕的。学校是文化创生之地,是精神传承之所。学校里有浓厚的读书气氛,是学校有生气的标志。学校的文化和精神不是写在墙上印在纸上的东西,它更多的是浸润于校园的空气之中,在师生共读书的场景之中。

  在我看来,所谓的教育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些真、善、美的气韵的相互濡染,相互传递,相互加温,使之在生命的内核中显影,并化为人生的热情与追求。宋代朱熹就指出:“学,觉也。以先知知后知,以先觉觉后觉。”而这种觉,更多的是通过“不言之教,不教之教”而达致的。教师无意间营造的校园“气候”,影响后辈学子们的人格气度与生命气象。

  (作者单位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