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兴益:铜都“课道”的总设计师 □ 本报记者 褚清源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1-10-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汪兴益把第二种课堂形态概括为,那些已经渗透了新课程理念元素,但课堂依然是教师在掌控,学生尚未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课堂。在汪兴益看来,第二种课堂形态在教学一线普遍存在。一些对新课程理念有了一定认识的教师在课堂设计上有意识地预设一些启发性问题,来诱发孩子的思维,在课堂当中也倡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来探讨问题。但这种课堂上几乎所有问题的提出,都来自教师的一厢情愿,课堂仍然围绕着教师的讲授,教师依然是在牵引学生,控制学生,教师千方百计地诱导学生回答他所预设的和希望的答案。教师过分的预设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建构和自我体验。

  这一现象在一些名师身上表现尤为突出。汪兴益说,课堂教学改革不是教师的教功不过关的要改革,不是教学成绩不高的要改革,凡是以教师自我为中心的课堂都需要改革。我们不能因为某个老师讲得好,就允许他“鸠占鹊巢”,侵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教师与学生之间,必然要从“教”中心变为“学”中心,从“师”中心变为“生”中心,只要是以教师自我为中心的课堂,就是对学生学习权益的侵犯,必须上升到权益的捍卫层面和道德层面。

  这样的课堂上往往会呈现出“满堂问”、“满堂答”的场景,难以回避的事实是,一人应答或众人齐答中,难免会有一大批不能或不愿顺从教师的诱导,而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南郭先生”。

  第三种课堂形态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始终站在课堂学习的最前沿,学生依靠老师给的学习方案、设置的学习程序、工具性的学习武器,完成自主学习、自我体验、自我知识建构。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能关照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所有的东西都是他们自我体验、自我经历、自我建构得来的。学生不仅仅学会了,而且会学,不仅仅会学,还乐学、创学。以山东杜郎口中学为代表的课堂,就属于第三种形态。

  汪兴益把第三种课堂通俗地解读为“圈层课堂”。所谓圈层课堂,是以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习共同体”为单位,以观察发现、建构体验、探究运用等为策略,以“独立学习、同体助学、展示群学”为层级,让每一个学生均经历“自研自探——合作交流——展示提升——质疑评价——总结归纳”的圈层式学习过程,真实地完成知识自我建构、能力自我提升、生命自我体悟,实现知识、智慧、生命三者的课堂共振共鸣。这样的课堂通过一层一层的学习圈,所有的孩子都在各层中间,整体的课堂就是一个学习圈,自始至终能够让圈层螺旋上升,学生就能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整个课堂是通过工具、“拐杖”、“渡船”,把学习知识的能力传递给孩子们。

  汪兴益说,这种课堂明显不同于当下常见的两种课堂结构,即以教师为主角的“线性”结构的课堂和以知识为本位的“点线”结构的课堂。教师为主角的“线性”结构的课堂忽略学生的主体意识,剥夺学生课堂参与的权利,教师依据备课进行单向灌输,教师有意无意追求自我风采的彰显,追求课堂的“完整”,这是对学生作为一个学习主体和生命个体的漠视。而以知识为本位的“点线”结构的课堂要比前者先进很多,只是在课堂中,教师一双无形的大手依然牢牢掌控着课堂,掌控着学生的大脑,课堂中,师生追求的是知识点的落实,而探索知识的过程和运用知识的途径、方法并没有得到多少关注,这样的课堂从知识的层面来说也许是扎实的,但对于学生的思维训练、能力形成、生命体验是没有意义的。

  “这样的课堂不管对它进行如何梳妆打扮,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建设发展需要,不能再让它出现在现在的教学现场。”汪兴益说,“而第三种课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按照合作的程序,教师就可以关注每一个孩子是不是把每一点都做到位,教师可以参与到每个小组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今天的铜都双语学校正在沿着汪兴益建构的第三种课堂形态发展。“这是一个不断趋近理想的过程,课改必然要从策略与方法的研究走向一种文化的引领,建构一种新型的包括课堂文化、管理文化等在内的学校文化体系,铜都双语学校的课改也正在努力从课堂走向学校教育的全部,开始系统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关注他们的精神成长。”汪兴益向记者描述铜都课改新的走向。

  采访结束了,但我们阅读汪兴益这本书才刚刚开始。汪兴益身上有太多值得细细品读的教育故事和教育智慧,他的故事,是一位教育行者坚守教育理想的故事,他的智慧,是一位教育思考者坚持课改实践的智慧。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