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玩”出来的 □ 高 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教育发展史上,以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为代表的学者坚持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孩子将来圆满的生活做准备,所以他们设计了完整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为了孩子的将来,可以对心灵和肉体实施严厉的惩罚。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则表示坚决反对,他认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他坚持认为,教育就是孩子生活的经验,教育就是孩子成长的自身,学校对孩子并不是最重要的。

  今天,我们基本在摒弃斯宾塞,力图向杜威靠拢。但我们又常常在口头上赞同杜威之说,骨子里却传承斯宾塞的衣钵。所以从课程标准到课堂教学模式,还是把知识体系作为学生发展的核心,为中考高考和将来的就业做准备。

  教育,绝不仅仅是这样。教育贯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其实,不仅是玩,孩子的吃、喝、穿、睡、行,样样都是教育的重要部分。

  国庆节期间,我们做了两个校本课程——科技发明节和旅游节。科技发明节是让孩子动手制作奇思妙想的作品。开学后收集了很多作品,我今天在二年级的楼道展台上发现了一个孩子利用巧克力盒制作的风车,移动电钮,飞速运转,富有创意。

  旅游节就是让家长带着孩子外出旅游,要求学生走进大山和森林采集树叶,制作标本,并作出说明。我看到了许多作品,虽然制作粗糙,但是价值连城——因为,没什么比智慧更值钱!

  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考上好大学才有好工作,所以学校教育是必需的,上各类补习班、兴趣班等也是必要的;但这不是教育的全部,教育还应包括孩子的吃、喝、穿、睡、行、玩……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在北京市海淀区小学校长沙龙成立大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今天的小孩已经没有了小孩的生活。我们小时候,打打球,玩玩泥巴,甚至在草地上打打滚。现在的小孩基本上在学校、课堂、校外班、网络、电视里长大。教育是玩出来的,杰出人才也是玩出来的。“钱学森之问”其实就是点明我们没有培养起创新人才。小孩子不会玩,我们就很难培养创新人才。

  (作者单位系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