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应从兴趣出发注重原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1-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康小明

    据报道,在第三届上海大学生创新活动论坛现场,宣传展板上介绍的学生创新成果是一个个项目,有自称“科技领先”的,也有注明获得多项专利的。当记者采访参赛学生“这些成熟的项目、产品是否出自兴趣和原创”时,不少学生选择了沉默,也有学生承认成果是指导老师研究的项目。

    据笔者了解,事实的确如此,不少大学生的创新成果在“原创之问”和“兴趣之问”面前只能躲躲闪闪。

    由于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阶段,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尤其迫切,从中央到地方都在不断加大创新人才培养投入,但成效却并不乐观。当然,我们不能借此指责学生,因为问题的根源不在学生,而在创新人才培养本身。

    导师及“导师项目”历来都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依托,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学生对“导师项目”无兴趣,只是为了创新成果而为之,那就有违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初衷了。从哈佛、耶鲁等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教育实践来看,其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往往更加突出围绕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从而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美国大学的教学往往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既注重知识传授,也注重培养学生探索和创造知识的能力。

    为推动创新人才培养,国内诸多大学也在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学生的原创能力。比如,从传统的单向知识传授转为参与式、探究式教学;探索本科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让本科生通过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丰富并完善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创新人才培养仍然面临着口号多、落实少,管制多、活力少,活动多、成效少,工作多、兴趣少,成果多、原创少,专利多、价值少等诸多问题,这正是大学生的创新成果难过“原创之问”和“兴趣之问”的大背景。

    因此,大学生创新需要系统设计和整体推进。首先,由政府主导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成长环境。其次,减少政府部门对大学的过多管制,给大学足够的自主办学空间。再其次,大学要在充分尊重学生兴趣和特长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选课的权利和自由探索的空间。这就要求大学教师既是业师也是人师,在了解学生兴趣和特长的基础上提供相应的创新教育课程和实践活动。此外,完善现有奖励机制,逐步建立国家层面、区域层面和大学层面的创新人才荣誉制度,从以项目奖励为主转向以人奖励为主。最后,国家要着力促进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让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基础教育阶段抓起。

    只有这样从根本上解决创新的环境、机制和动力等问题,大学生创新成果才能直面“原创之问”,他们才能用青春和智慧创造属于自己的创新故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