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居二线”后的美丽人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1-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来助你一臂之力!”身高1.8米的汪家富举起学生,让他体验“扣篮”的感受。

    汪家富反复用教具做着演示,让学生掌握角的知识。

    放学时,汪家富帮着年幼的学生穿好衣服。

    有两名小学生因中午不能回家,汪家富常年免费给他们提供午餐。

    课间,孩子们在操场玩耍,汪家富边批改作业,边照看着他们。

    汪家富下工夫学会了划小船的技能,接送两名上学要渡湖的学生。

    坐落在山丘上的三湾村新教学点。

    ■本报记者 张学军 通讯员 翁还童 摄影报道

    江西省武宁县鲁溪镇三湾村,位于该省最大水库——柘林湖的湖尾。这个村子有一个建在小山丘上的教学点,两个年级的12名小学生在这里上课。

    三湾村教学点经历过撤并和恢复过程。2006年,在教学点工作的教师退休了,因找不到进山任教的老师,该教学点只好撤并到鲁溪镇中心完小。三湾村距鲁溪镇有20多公里,路途崎岖还要翻山越岭,年龄小的学生上学极为不便。孩子们只能住校,部分家长还得在学校旁租房陪读,既耽误了农活,还加重了家庭负担。为了解决村民实际困难,教育部门决定恢复三湾村教学点。可一连找了7位教师,他们都因各种困难,不能进山教学。2010年,鲁溪镇中心小学校长想到了一个人选——由于年龄的原因,刚刚从该镇双溪村完小校长位置上退下来的汪家富。没想到,55岁的汪家富欣然接受了这项工作,成为三湾村教学点上的新教师。

    汪家富20岁高中毕业就到村小当了一名教师,并在校长职务上干了30多年。这次汪家富来到大山深处任教,无疑对他也是一次挑战。为了方便汪家富上下班,鲁溪镇中心小学为他配了一辆摩托车。天气好时,汪家富骑摩托车从家里到教学点需要40分钟。如果遇到雨雪天气,他只能把摩托车放在山脚下,然后步行1个多小时才能到校。初始,由于对路况不熟,一次汪家富连人带车摔下山坡,幸好被茂密的灌木档住,但摩托车砸在身上,他受了伤又动惮不得,幸好被路过的两名砍柴村民救了起来。

    教学点恢复后,借用村民的房屋上课。“教学点连个固定的房子都没有,汪家富又快要退休了,不定哪天教学点又黄了。”面对现状,有些村民心存疑虑。汪家富理解乡亲们的担心与期盼,他抽出时间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终于,2012年秋,政府投资10余万元新建了校舍,山旮旯里从此有了固定教室、篮球场,房前空地上竖起了国旗杆。

    三湾村村民莫金金曾经算过一笔账,他儿子在教学点上学与到镇中心小学上学相比,家中一年可节省近1万元的陪读开销,全村陪读家庭加起来,就可节省10来万元,还不算务农、外出打工的收入。“汪家富的到来,可以说是让我们致富了!”这是村民们的心里话。

    “说不苦是假话,不仅路途艰苦,心里更寂寞,但为了乡亲和孩子,我愿意吃这个苦。我今年57岁了,离退休还有3年,不过我身体不错,退休后我还可以再干5年。”这是汪家富和三湾村200多乡亲的约定,也是质朴的汪家富身体力行、“退居二线”后美丽人生的写照。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