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省属地方高校的“炼”成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1-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柯进 高毅哲 纪秀君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武汉科技大学捧回一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一项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也是自2007年以来,学校连续第六年获奖。6年来,该校共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14项,国家级科技奖励获奖排名居全国地方高校第二名。

    作为一所省属地方高校,武汉科技大学为何能连续多年获得国家级科技大奖?其成长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启示?

    在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上做“加法”

    “很多省属高校都面临发展困惑。10年前我们也不例外。”武汉科技大学校长孔建益说,在高教资源丰富的湖北,仅部委属重点高校就有8所,在争取政府投入、科研项目、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竞争激烈。甚至有的地方高校每年招生计划都难以完成,生源质量不高,也无法吸引到优秀师资,学校发展陷入恶性循环。

    如何突破自身“瓶颈”?如何在高教资源丰富的湖北,另辟蹊径突出重围?

    依托学校“因钢铁而生、因钢铁而兴”的百年发展历程,武汉科技大学找到了发展的突破口——冶金。“我们的传统优势就是冶金专业,那么就不去做‘多广全’,不像有的高校什么专业都设置。我们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专门设计、发展冶金学科的优势和特色。”武汉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刘华才说。

    通过调整院系、增设新专业,改造老专业,学校构建了完整的以“钢铁冶金”为主干的大冶金学科体系,设置的专业覆盖了矿山开采、炼焦、炼铁、炼钢、矿渣处理、运输等冶金生产链的所有环节。正是基于这样的发展思路,在学校获得的14项国家级科技奖中,有12项与钢铁冶金有关。此外,各专业的研究和发展方向也都突出冶金特色,如材料学科主要研究钢铁材料和耐火材料,化工学科主要研究炼焦工艺,机械和自动化学科主要研究冶金设备和控制技术。学校的学科实力不断增强,冶金工程、矿业工程两个一级学科跻身全国前十,博士点从3个发展为36个。

    学校发展主动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

    武汉科技大学所处的湖北,区域经济的最大特点是重工业发达,特别是钢铁、汽车制造业,拉动了众多中小企业发展,形成的巨大产业链覆盖机械、电器、材料、矿业、环保、检测、管理等众多领域,而武汉科技大学的学科专业刚好也涵盖了这些领域。

    针对湖北区域经济特点,学校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主动融入湖北地方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围绕“地方政府最关心什么、企业最需要什么”,学校就为区域经济服务什么。

    在学校教师中间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只要在学校里见不到校领导,八成就是带队去了各地市州,或是企业。近年来,学校领导班子多次率领博士团、教授团、专家团,走访湖北省各地市州,为当地政府和企业出谋划策、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与此同时,该校还选派了一批年富力强的教师“驻扎”各地,担任“科技特派员”,了解当地需求,热心牵线搭桥,及时排忧解难。

    总投资约5.6亿元的新冶钢90万吨焦化工程,是湖北省2006年度十大重点工程项目。学校组织跨学科联合攻关,将取得的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工程施工,结果工程提前两个月投产,节省资金1000多万元,节能减排效果显著,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一个样板工程。

    在服务区域经济的同时,学校的科研实力也明显增强。近5年,学校承担国家、省市和企业的各类科研项目2000余项,科研经费年年过亿,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90多项,实现了服务地方经济和学校发展的双赢。

    校企协同创新成学校发展助推器

    早在2006年,武汉科技大学就与武钢集团结为“战略联盟”。按照协议,当年“武钢—武科大钢铁新技术研究院”在学校挂牌,武钢每年投入50万元做运行经费,1000万元用于重大、关键的技术难题和相关的基础科学研究。

    这次校企合作的成功,让学校看到了发展的新机遇——继续发挥学科优势和特色,在与企业协同创新中谋求更大发展。学校先后与武钢、攀钢、重钢、涟钢等20余家大中型企业集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等方面结成全面合作伙伴。

    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尝试与企业共建科研平台,目前与10多家企业共建了实验室、研究所或中试基地,利用科研平台联合科技攻关。在这些校企共建平台中,“武钢—武科大钢铁新技术研究院”仅成立3年,双方的合作研发项目就达300多项,获各级科技成果奖励29项。

    校企合作实现了科技成果与生产需求的无缝对接,80%以上的科研成果实现同期转化,成了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也成了学校发展的助推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