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立足草根大有可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1-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熊丙奇

    笔者最近参加温州的终身教育周开幕活动暨海峡两岸终身教育论坛。在论坛上,来自台湾的专家在发言中多次提到社区教育台湾发展的推动作用。这让与会者看到社区教育“立足草根”的广阔发展前景。

    在我国大陆,客观而言,社区教育还是“弱势教育”。从教育视角分析,在大家眼里,社区教育,亦即成人教育,还只是全日制教育的“有效补充”。这其实限制了社区教育发展的空间。最近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公布,明确提到,“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这不但对社区教育发展有着积极意义,而且,对我国整体教育改革有着重要价值。

    总体看来,社区教育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有四重价值。第一重价值是“学历教育”价值,即开展成人学历教育。实现这一价值有两方面选择:一是给无法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受教育者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路径,这一路径的问题在于,在全日制高等教育规模增大之后,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将萎缩;二是把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作为受教育者接受高等教育的一种选择,而且,各种选择之间可以“互通”,高中毕业生可以在高中毕业时直接选择上普通高校,也可先参加工作后选择上社区学院,社区学院的学分和普通高校互认,学生可以转到普通高校求学。充分发挥其第一重价值,关键在于选择后一条路径。如果实现后一条路径,我国当前的高考焦虑将大为缓解——在美国,社区学院甚至和名校建有交换协议,这就让学生上大学路多元、成才路也多元。

    第二重价值是“非学历教育”价值,即开展社区培训,给社区居民持续的就业能力培训。现在每个公民已经从单位人变为社会人,没有任何一个单位可以确保一个人终身就业,但必须让劳动者有终身就业的能力,这就需要不断的“加油充电”。在这方面社区教育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很显然,长期以来社区教育围绕“学历教育”在转,因此,还不适应这种“非学历教育”身份。在“非学历教育”的位置上,却一直想着“学历教育”的事,这是“学历社会”导致的办学异化。大家在推崇“学历”时,忽视了最重要的教育,结果是,唯全日制普通教育是尊,其他的教育从业者都看不起自己,同时也导致全日制普通教育出现严重的问题——一些学校就做贩卖文凭的生意,教育“同质化”和“空心化”。

    第三重价值是开展公民教育。我国大陆最近几年来,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终身教育受到关注,但相对而言,社区教育在整体教育中还比较薄弱,无法满足各个年龄层次的社区居民的受教育需求,比如,老年人有接受老年教育的需求,但目前社区的老年教育,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无法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要。

    社区教育更重要的一重价值,则是推进我国教育改革的价值。从前述三重价值看,如果社区教育的“学历价值”能实现后一条路径,即为受教育者提供高等教育的多元选择;如果社区教育能立足“非学历教育”,开展有声有色的职业培训;如果在公民教育中,社区教育能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那么,就实现了其教改的价值。

    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点是,给社区教育平等的发展地位、空间,消除一系列对社区教育的歧视性政策,不能在教育管理制度和社会评价体系中,低人一等——目前,社区教育相比于普通教育是低一档次的,这也造成社区教育从业者、受教育者对自身缺乏认同。这次三中全会决定提到实行“学分互换”,是实现教育平等发展的重要举措,希望这是真正的“互换”——现在有些地方推出的措施是,成人高校、继续教育认可全日制高校的学分,而全日制高校并不认可成人高校的学分,同时还要从人才评价体系上,进一步消除学历歧视,破除学历社会,引导所有受教育者关注教育本身。(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