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纳溪区:校外集体活动 强势“复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2-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不少地方的实践证明,只要做好组织工作,做好安全预案,并与各部门协调配合,师生在校外活动中的安全是能够得到保障的。

    ■本报记者 李益众

    让学生走到校外参与集体活动,不仅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也能陶冶情操,增长见识,而且其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安全压力,秋游、春游等校外集体活动在数年前渐渐淡出师生视野。

    本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最近一年来,秋游、春游活动出现“复苏”迹象。在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这类活动甚至已经演变为区域性的教育探索,辐射到了全区大部分学校。更令人欣慰的是,纳溪区的这种探索不是草率的,并没有忽视师生的生命安全,而是建立了周密的活动预案,并与卫生、公安等部门密切合作,尽最大努力确保师生校外集体活动万无一失。

    打破安全魔咒

    “户外远足”徒步40余公里

    不久前,纳溪区白节中学“征服四十华里,走出白中精神”野外远足拉练活动,在学生们的铮铮誓言中拉开帷幕。一路上,有人脚底磨起水泡,但他们咬牙坚持;有人脚扭伤了,贴上膏药继续前进;有人累得头晕,休息一下尽快归队。

    就在一年前,护国中学的同学们也是往书包里装上3个馒头、一瓶矿泉水后,踏上了往返40公里的“征程”。陪伴学生一路走完全程的护国中学校长袁愈松说:“我们就是要让孩子们感受到真正的苦与累,锻炼孩子们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距离短了,起不到作用!”

    从2012年春季学期起,纳溪区各学校纷纷响应区教育局的号召,带领学生走出去,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全年共有纳溪中学、合面中学、河东小学、特殊学校等10余所学校2万余名师生开展了60余场次远近不一的远足拉练活动。

    纳溪区教育局局长杨文政告诉记者,亲近自然、磨砺意志、塑造品质、融入社会已成为纳溪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2013年,纳溪全区6万余名学子全部参加到“户外远足”活动中来,并将之与教材内容、社会调查等活动结合起来,贯通知识教育、体能锻炼等教育目标,突出活动的课程意义。

    彰显正能量

    同学之间扶着走完全程

    纳溪区上马镇中学学生刘小容感慨说,自己活了15岁,此前还从没有经历过那种“身子散架般”的感觉。去年10月17日这天,该校组织全校800余名师生,徒步走了50公里路。

    刘小容原本可以不用走得这么辛苦。走到一半时,他突然感觉自己肚子痛了起来。为了确保拉练万无一失,学校专门准备了车辆和医护人员随队,但刘小容谢绝上车,而是选择坚持到底。这些车辆被孩子们称为“熊猫车”,但凡能咬紧牙关坚持走到最后的,都不愿意上车。“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全班每一个同学,都要走完全程。后来,我们确实做到了这点。”除了中午短暂休息,全校师生大概走了10个小时。让该校校长罗永康感到欣慰的是,参与活动的800余名师生,仅有4名孩子最终坐了“熊猫车”。

    杨文政认为,组织师生参加这样的校外集体活动,涵盖了生物课、社会实践课、民俗风情课等众多内容,不仅能融洽师生感情,学生还能在小组自我管理中学到很多课堂教学中学不到的东西。

    做足“事前功”

    多部门联动保证师生安全

    开展“远足拉练”活动意义重大,但学生的安全也不容忽视。护国中学开展“远足拉练”之前,学校组织专门人员,反复勘察线路;活动开始过程中,老师都要提前到达指挥。袁愈松说:“徒步选择的道路都经过了反复勘察,我们走的是车辆较少的乡村公路。每一个交叉路口,都事先派老师指挥交通。”

    上马镇中学在开展“远足拉练”活动之前,提前与卫生、公安等有关部门取得联系。活动当天,警车、救护车和医护人员随队行进。上马镇中学副校长唐建说:“只要有学生感觉体力不支,就可以搭乘随行车辆,也就是学生们口中的‘熊猫车’。”而区教育局则事先与校方责任险的保险公司相互衔接,由保险公司承担学生在校外参加远足活动中相应的保险责任。这一举措给校长和老师们减轻了压力,增强了他们开展远足活动的积极性。

    基于本区近两年组织活动的经验,杨文政指出,只要做好组织工作,做好安全预案,并加强与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师生在校外活动中的安全是能够得到保障的。自从纳溪区学校大面积开展校外集体活动以来,没有发生一起因校方责任导致的校园安全事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