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育重在滋养心灵
■李瑞山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将“大学汉语”课由必修课改为选修,社会高度关注。不少报道将作为母语文化素质教育的公共课程“大学语文”与中文专业教育混为一谈,与专门研习汉语的选修课混为一谈,与狭义的文学教育混为一谈,与中小学基础语文教育混为一谈。
究其实,此“事件”无非是有办学自主权的大学内部的课程调整,说成是母语教育的“倒退”,似乎言过其实。倒是学生、公众、媒体、评论家接连发声,议论纷纭,恰反映了社会上对于传统文化认同和高等母语教育屡受现实种种冲击的不安和焦灼。应该说,这是好事。讨论中有的教师就说“社会舆论的压力使我们在大学语文的课程设置(实即撤销)上很是纠结”,此即大学语文教育生态环境向好的最佳例证。
而回想约十年前,哪有此番风景?自2006、2007那两年开始,先是中办国办转发有关文件,倡设“中国语文”课,接着教育部高教司转发中文教指委会议纪要,主张普设“大学语文”课,嗣后才有风气之变。近年来,各种大学语文的教学研讨会、教师研修班、全国和地方的大语学会年会,调查报告,教改课改,评选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程、优秀教学成果、教学团队,种种举措,纷至沓来。综合观察,成效颇为显著。不少学校日趋重视,出台支持措施,设课覆盖面扩大;师资团队成分更新,多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才俊加盟,活力迸发;教师素养明显提升,教学能力建设加强,任课教师主动努力,更强调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等讲授方法,各具特点;教材建设虽尚不尽如人意,但也颇有进步,“十一五”以来,经过遴选推荐的优秀的《大学语文》国家级规划教材日渐推广。所以综合观察,大学语文教育其实是成绩显著的,不能因为某一特殊事件,以偏概全,丧失信心。
而在这些成绩中最重要的,则是大学语文课程理念的创新和进步。经过多年讨论,我们对高等母语教育的认识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并逐渐得到较广泛的认同。其要义是:作为中华民族的母语,汉语文中沉淀着我们民族历史的主要信息,由此建构起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大学的中国语文教育,目的就在于经由母语确立和巩固我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母语高等教育具有“培根固本”的特性,它承载着使一代代青年全面提升母语素养、成为民族精神传承者的历史使命;不再把汉语看作“工具”,而是借“好文章”学习重温汉语文的“伟大的传统”,加深对汉语书面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让优秀的精神成果熏染灵魂,滋养心灵,提高以汉语文解释世界的能力——这些,才是大学语文学习的意义所在。
展望前景,去年夏天至今年,教育部有关部门在多个省市做调研,总结报告有关情况,提出切实建议,预示着高层主管部门将要有新的提倡;前不久公布的“三中全会”改革《决定》提出“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也是间接的利好消息。有了前述的基础,我们对大学母语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完善,抱有信心。(作者系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