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桌消失”拖累教育是个伪命题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2-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高毅哲

    收藏家马未都近日发博客称,目前北京大部分小学都已经单人独桌,过去的二人桌已不见踪影,同桌文化的消逝令人惋惜。“同桌本是人生第一次实际的人际关系训练,可惜无意中被灭杀了。”一时间,附和者众。有人甚至评论,同桌的消失使独生子女“精神断层、情感暗淡”。久之,对于其“合作精神、性情宽容、人际交往乃至心理发展,都是一种无形的遏制”。

    一个小学同桌,哪能堪此重任?所谓“危言耸听”,大抵如此。学生在校园里当然不仅要学到知识,更要学到互助协作,经受人际关系的历练,为成为社会人打下基础。然而对同桌消失持忧心论者,不知有多久没进过校园了。他们论断的前提,是把同桌关系当做学生接受人际训练的主要甚至唯一渠道,这与校园实际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

    对学生来讲,在物理距离上,没有比同桌更近的人。然而这种接近,与人际关系亲密不能画等号。有同桌时,学生之间闹得不可开交的情况也比比皆是。一个学生,只要不表现出明显的孤僻、内向、不合群,身边总会有三三两两的小伙伴,也总会有自己的社交“小圈子”。而论关系最好的伙伴,有时甚至都不在一个学校、一个班。所谓同桌带来的“陪伴、激励、人际关系的训练”,难道其他小伙伴们就不能提供?对未成年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质量过于小瞧,这是典型的以成人思维代入未成年人的世界。

    有人还担心,同桌的消失让学生少了互相协助的渠道,比如上课睡觉时担当警卫、课堂测验时掩护小抄等。只能说他们在对童年趣事的美好回忆中陷得太深,以至于忽略了目前很多学校的现实。在笔者走访过的诸多省份的中小学里,同桌随着课堂的变化早已有了新的表现形式,二人组对、四人合作小组、六人或八人大组……在开放探究的课堂里,“2.0时代”的同桌文化正呈现出新的魅力。

    “同桌消失”给教育带来负能量是个伪命题,本不值一辩。然而管中窥豹,我们依然可以从这件小事中感受到中国教育身处的舆论环境。一些人久疏校园,只是从自己的感性认识出发,抓住一件小事就对教育提出整体性批评。比如马未都博文引发讨论后,有人在媒体上公开撰文说学校“因为管理需要、效率需要、教育面子需要,剥夺了孩子精神成长的机会”,论据是“在超级大班里,班主任根本没精力管理孩子的情绪和纠葛,所以,更愿意用单人单桌,提升所谓的管理效率。”如果作者身临其境,知道一个班要是到了超级大班的份上,就更无法保证单人单桌,不知又会做何感想?在这样错误的前提下作出论断,否定的是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勤奋耕耘,以及中国基础教育多年的改革探索,实在让人叹息。

    教育属于公共事业,处于高关注度下,偏偏教育话题看起来又没有那么高的专业门槛,加之人们或多或少对教育都有直接间接的体验,中国的学校教育也许注定无法避免众说纷纭。稍能期许的是,这些议论应该建立在事实基础上。正向改革深水区迈进的中国教育远非完美,舆论喧嚣下,负责任的议论才是对奋斗者们最好的鞭策。(作者系本报记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