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践育人机制 培育忠诚公安人才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2-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于1960年,是全国首批设置的公安专科学校,也是辽宁省仅有的一所省属全日制公安高等院校。近年来,学校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道路,注重突出学校的公安特色,创新公安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强化实践教学

    培养卓越警务人才

    实践教学是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公安工作的特殊性使公安教育比其他教育具有更强的实战性。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担负着为辽宁公安队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其人才培养质量的差异直接关系着全省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因此,学校根据公安院校的特点,以服务公安工作为宗旨,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努力构建了具有鲜明公安特色的实践育人体系。

    学校系统规划了学生入学教育、军事训练、实验实训、社会实践、见习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做到学生在校期间实践能力的全过程、不间断培养,坚持多种实践育人形式并重,突出了实验实训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其中,专业课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实行1∶1比例,凸显了实践教学在警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为了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学校大力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新建和改造了一大批实验室和实训场馆。目前学校已建成物证技术实验室、道路交通安全工程实验室等省级重点实验室及警察指挥与战术、网络安全、侦查3个国家及省财政支持的综合实训基地,建有痕迹检验、刑事化验、电子数据取证等44个专业实验室;建成战术实训馆、室外射击场、格斗训练馆等12个警务实战训练场馆及模拟法庭、模拟派出所、模拟网络犯罪侦查及训练场所,完备的教学训练设施为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为强化教师公安实践能力,学校实施了教师公安实践能力提升工程,大力提升教师公安实践能力,改善教师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针对教师公安实践能力较弱的实际情况,学校出台了文件,要求教师采取挂职锻炼等方式定期到公安实战部门进行实践锻炼。公安专业教师每3年到公安实战部门锻炼一次,时间不少于6个月。新引进或招聘的专业教师上岗前必须到公安司法实战部门进行不少于1年的实践锻炼,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授课。为充分发挥实战引领教学的优势,让公安实战部门的业务指导延伸到教学源头,学校按照“人才共育、资源共享、过程共管、责任共担”的运行机制,努力探索公安实战单位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实践教学模式。在省公安部门强力推动下,学校与公安实战部门采取“四个一体化”方式,即一体化专业培养方案,一体化教师教官队伍,一体化教学实训环境,一体化科学研究方向,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打造“教、学、练、战”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目前,学校已在辽宁省公安部门主要业务总队、各市公安部门等单位建立了43个校外教学和实习基地,形成了校局合作、联合育人的机制。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总结,辽宁警官学高等专科建立起了以“五大平台”为架构的实践教学体系。即开放共享的实验实训教学示范平台、针对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训练的警务技能训练平台、侧重实战实训的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创新精神的课外实践教学平台以及依托现代技术开发的网上教育训练平台。本着“突出人才培养针对性、突出警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突出实践教学”的原则,以能力目标引领开展实践性教学模式改革,大力推行模拟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实战演练教学等教学模式。在以案例教学法为基础的首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中,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在侦查、刑事技术、治安管理和警务技能四个科目的比赛中拔得头筹。

    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改革和实践,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的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各种创新创业竞赛屡创佳绩。涌现出一大批省部级精品课程和省优秀教学团队;在2012年首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中,在学生竞赛的体能、实弹射击、法律知识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四个项目比赛中,分获体能、实弹射击、法律知识三个单项之冠,并获团体总分之冠。社会实践的效益也逐步显现。近两年,学校先后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公安厅局领导会议应急突发事件处置演练、全国公安特警2012红蓝对抗比武总决赛,大连“达沃斯”安保,大连市服装节、十二运的安保、舆情导控、治安巡逻等国家、省、市各种大型活动3000余人次,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毕业生良好的素质和能力也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达到了全部,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

    坚持政治建校 

    培养忠诚人民卫士

    “忠诚”是人民警察的基本政治品质,也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学校坚持“政治建校、政治建警”方针,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各级党组织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培养合格的忠诚卫士为目标,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构建起“教育、管理、文化、实践”四位一体的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格局。

    “尚德、博能、忠诚、卓越”是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的校训,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坚持把铸造“忠诚”警魂作为培养学生警察职业素质的核心,使学生在磨砺锤炼中打牢“忠诚”警魂,逐渐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忠诚”文化。

    学校成立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党委学生工作部,发挥各级党团组织作用,建立全员育人工作格局。结合学校实际,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加入《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在“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中加入《牢固树立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做优秀的预备人民警官》讲授专题。开展以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不灭的警魂”等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主题实践活动,开展“构建当代中国警察核心价值观”专题研究活动,通过“纵论天下事论坛活动”、“读红色经典、品百味人生”网上读书活动等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加强了学生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学校开展的“青春、信念、责任——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念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获第六批辽宁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品活动。

    作为政治建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警务化管理始终是学校管理工作的特色。从入警营训练、入警宣誓仪式、警服着装仪式到日常管理,刚性的半军事化管理为警容警风的形成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学校从新生入学开始,将学生集中到军营进行军训,按照“打造公安铁军”的标准,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为学生回到学校后实行警务化管理做了“定型”。严格“一日生活制度”,抓警容、抓队列、抓内务、抓学风,开展以“树形象、正风气”为主题的行为规范教育、优秀寝室评比、警务化标兵评比等活动,使学生养成遵守警察法规定,严守警纪,做到着装整齐、举止端庄、有礼节和有修养的良好作风。举行新生的入警宣誓仪式和警服着装仪式,使学生牢固树立警察意识,增强自豪感、责任感、使命感。

    为使初任警学员树立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实现人民警察职业精神教育活动的总体目标,学校组织初任警学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警察职业精神教育、人文道德素质教育、廉政教育、文化引导等系列教育活动,用警营文化引领学员思想前行,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学员头脑;用警察核心价值观筑牢学员的思想阵地。

    在课堂上,学生还会接到这样一个作业:作为公安民警的你,上级派给一项非常紧急和危险的任务,临行前,领导要求你给家人打一个电话,你会给谁打?最想说什么话?选择警察这个职业后,公安工作的危险性让你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如果你要留一份遗言,你会怎样写?这种体验式德育教学让学生明确了自身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明确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增强了事业心、责任心和使命感。

    突出公安特色

    打造浓郁警园文化

    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党委班子将公安院校的文化定位为“警园文化”,充分发挥其引领思想方向、塑造职业精神、培养过硬作风的作用,积极创新实践育人机制,使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在实战中成才,使学生在校期间实现由普通中学毕业生到合格预备警官的蜕变,为造就“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合格人才提供坚强保障。

    学校以警体馆、训练馆、射击场等五大场馆为主,将基层警察应知应会的专业要求,设计成包括“接报出警、现场勘查、痕迹检验、侦察分析、山地搜索、审讯取证、模拟法庭”等18个实战科目的训练点。这些遍布校园的大小训练点使校园充满了浓厚的警察文化氛围。

    多年来,学校围绕“打造卓越警园文化、培养一流警务人才”的目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演讲、辩论、比武、球类、棋类以及警体类文化体育活动。如每年学校以“校园文化节”、“社团文化节”两节为契机,举办预备警官形象大赛、警体技能大赛、辩论赛、演讲比赛、书画比赛等活动,营造“剑胆琴心、龙腾虎跃”的警察校园文化氛围。2013年8月,在首届全国公安院校文艺大赛中,学校荣获2银1铜的好成绩。广泛开展“知校史、明校训、唱校歌”活动,努力营造“忠诚团结、求实创新、崇尚荣誉”的良好校风和“勤学苦练、诚实守信、奋发有为”的良好学风。依托大学生校园文化节、社团文化节,通过品牌活动、精品活动及主题教育活动,培育了广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与此同时,人民警察形象展示大赛已成功举办八届,平均每年有60%以上的新生同学报名参加这项活动。让学员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和了解“警察”这个职业的神圣,展示了预备警官的精神风貌。学校还广泛开展了“走进儿童村”、“走进敬老院”、“爱绿护绿”、“保护母亲河”、“爱心捐书义卖”等活动。这些活动对学员忠诚性、服从性、公正性、献身性等思想政治素质进行了全面塑造,奠定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根基。对此,学校党委书记李锦奇表示:作为警察院校,我们必须结合学生的职业特点和学校特色来建设校园文化,坚持贴近公安、贴近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师生,既在内容上弘扬主旋律,又在形式上体现多样化和创新性。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