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什么都塞进绩效考核这个筐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2-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李益众

    日前,成都电子科大附小出台校规,将学生视力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消息一出,引发各方讨论。这些内容是否适合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对于计划纳入教师绩效考核的内容应该怎样考量,走什么程序?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部分专家、校长和教师。

    花样繁多,是重视还是“拍脑袋”?

    “我们在试行中发现,学生视力与教师绩效挂钩后,教师的重视程度、指导性都得到有效提高。我们希望教师们通过影响自己、影响学生、影响家长、影响环境等,确保学生视力正常。”成都电子科大附小校长康永邦说。

    今年上半年,大连市教育局出台的文件提出,大连高中生有权评价作业,且评价结果与教师绩效挂钩。

    当前,有的学校将教师出勤等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也有学校将学生的考试分数、参与科研课题等情况纳入绩效考核。特别是近年来,教师绩效考核成了一个容量无限的“大筐”,国家和社会一旦重视某个方面的工作,随之便会被纳入教师的绩效考核。这些被纳入教师绩效考核的内容越来越花样繁多,有的被认为科学合理,也有的被认为是哗众取宠,甚至是校长一个人“拍脑袋”胡乱决定的。

    众多原因,能否简单一挂了之?

    德阳东汽中学教师刘俊说:“学校把某项工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这样的做法值得商榷。”

    “视力好坏、剩饭与否等内容,是‘不能’而不是‘不宜’与教师绩效挂钩。”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吴定初旗帜鲜明地指出,这些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教师或班主任仅是原因之一,相关度非常小。

    当前,部分学校将学生的安全问题与校长、教师考评挂钩的举措也备受诟病。学生一旦出了安全问题,不论什么原因,校长或者教师多多少少都脱不了干系。把众多原因导致的问题,简单地推到校长和教师身上,让校长和教师为这些问题“埋单”,是否有失公正与公平?

    当前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教师已经成为一种高危职业,时时都担惊受怕。刘俊说:“如果林林总总的问题都与教师的绩效挂钩,只会让教师本就不多的收入可能变得更少,只会导致教师群体更大的抵制和不满,这样是不是会适得其反呢?”

    内江二中教师练洁认为:“学校增加一项考核教师的内容,应该充分征求教师的意见,由教代会讨论通过。”

    吴定初认为,应该纳入教师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师德、师能和师绩。他说,学校要创造环境确保教师有尊严地工作。往教师考核体系里添加新的内容,应该有一个类似于听证会的程序。校长不能官僚化,不能随意往教师肩上加担子。现代学校应该是法治,而不是人治。

    副业变负担,教师如何考核并幸福着?

    10月,成都一家媒体报道说,该市东城根街小学“全市首推剩菜饭称重校规,并将学生剩饭的重量多少纳入班级和教师的绩效考评”。该校校长赖晗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这家媒体的报道有偏差。学校没有将剩饭剩菜的重量纳入“班级积分账户”考核,“我们只表扬做得好的,不直接批评那些暂时做得不够好的”。

    教育应该是一个充满阳光的行业,学校应该是让师生充满欢乐的殿堂。刘俊说,教师不能专心于传道授业,不能有与之相应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不断被“正业”以外的事情所羁绊,何来幸福?有的只是烦恼。

    部分校长认为,对教师的要求更多应该是通过教育和沟通来体现,而不是简单地与绩效挂钩。教师只有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工作,才能真正做幸福的教师;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教育出幸福的学生。所以,教师考评体系既要客观公正,也要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激发教师积极性。

    遂宁市船山区城北小学校长赵剑说:“学校要走长远思考的路,而非发现什么问题就强调什么,这样不利于学校制度系统的完善。”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