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育“备战”评价改革
第二种方式是区域进行学业情况过程监控,从六年级到九年级进行整体设计,选关键时段进行监测。这一学业质量监测重在寻找优势和差距,由各学科教研员给出基于具体内容的教学策略和建议,以及相应的针对性校正练习。同时通过组织主题研修、专题培训、联合研修、校本研修等途径,促使学校得到提升与改进。
提升教师
减负增效才有落点
基于教学常态调研中的初步了解,静安区对所有学科90%以上的教师进行了教师学科知识状况的摸底调查,并在此开展了教师学科内容知识的培训。培训分学段、分学科开展,并采取由高校、区教育学院等机构承担的不同培训资源组合。
教师的个体实践性知识是“知道怎样做”的知识,它基于教师的个人经验和个性特征,镶嵌于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情境和行动中。能否帮助教师构建起个性实践性知识,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能真正做到减负增效和全面提高质量具有实质性影响。静安区创立了个体对话式研修,即专家教师和一般教师的一对一对话,有效解决了提升教师个体实践性知识的难题。专家教师由本区的特级、名师、学科带头人等组成,开展的培训实质就是一个教学案例研究。几年来,静安区通过这种形式对全区90%的职初教师、三级和二级教师进行了培训。
拓展空间
学生学业效能提升成真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优势,如果能够给他们提供展示和展现的平台,将会促进学生的特长培养、积极体验,这也是学生全面质量观有效落实的保障。基于这样的思考,静安区一方面在区域层面设计了许多促进学生动手、体验的载体,如英语村、创意梦工厂等。从2009年开始,区划拨专项经费在全区推进“中小学生需要经历的‘N项’活动”,这一活动指向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身体素质、公民素养等综合素质的提升,如在家养动物、做一次午餐、去垃圾分类厂、听音乐会等。这些突破传统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活动,不仅打造了学生成长的丰富空间,更是对目前学生生活状态的一种“改造”。
除了设计区域性的活动载体,区教育局和教育学院还促使学校创设相应的平台,许多学校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如静教院附校的学生自管项目、七一中学的“改善校园生活的创意设计”、民立中学的“学生科学研究院”、爱国学校的立体体育,等等,都为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学生学业效能的提升。
基于多年的实践,我们认为,要提升学生的学业效能,促进全面质量的落实,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由机械约束向专业引导发展,重视引领而不能行政强制;二是由突击检查向常态监控发展,关注常态运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三是由外源性他控向内生式自控发展,注重提升学校自我监控能力。提升学生学业效能、落实全面质量的支点就在我们手里、我们脚下。(作者单位: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静安区教育学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