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二孩”后家庭教育如何升级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2-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父母应懂得适当放手。家庭“单独二孩”的来临,最好选择在第一个孩子已经摆脱了婴儿期,进入到学龄前或儿童期,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理解能力、沟通能力。哥哥姐姐一定的自理能力已经建立,他们可以帮助弟弟妹妹穿衣、吃饭,并利用他的知识给弟弟妹妹讲故事、规范行为。孩子间有了玩伴,就不会长时间缠着家长。这样,父母可以充分利用第一个孩子的教育资源,从亲力亲为的教育中解放自己。

    要建立公平、公正的家庭氛围。父母不能厚此薄彼,也就是说两个孩子如果有值得表扬或奖励的事情,应给予同等肯定;如果孩子犯了错误都应该给予相应的批评或惩戒。不能因为年龄小或其他原因,父母在对待两个孩子的问题上态度不一致,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反差。

    父母要规范言行做好榜样。父母不可因放手而忽略了自己在家庭中的言传身教的作用,虽然第二个孩子的部分教育由第一个孩子来协助,但第一个孩子的教育却主要来源于父母,如果父母不能给第一个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不仅会对第一个孩子产生不良影响,第二个孩子在父母及哥哥或姐姐的影响下更会受到不良影响。

    【不同声音】

别对第二个孩子进行弥补式教育

    ■杜斌

    在2013年接近年底的时候,党中央决定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一石激起千层浪,随之而来的是相关讨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加关注“单独二孩”后的相关教育情况,特别是对于“单独二孩”的家庭教育有担忧、有希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孩子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家庭教育中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让家长们心存遗憾。

    “单独二孩”政策出现后,很多家庭就会将对头胎的教育缺憾,弥补在第二个孩子教育成长中。在这里我概括为缺憾弥补式教育

    这种教育心理是准备要二胎的父母和已经有第二个孩子的父母普遍存在的心理。每一个家庭都是希望孩子全面、健康成长,所以要正确看待这样的心理。

    存在缺憾弥补教育观念的家庭,能够反思之前教育行为,发现不足,提升家庭教育理念和行为,在这里就要注意教育理念和行为的科学性,秉承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幼儿,用正面、积极的方式去引导幼儿。

    避免对孩子进行对比。家长要尽量不说“你要这样做,千万不要像你的姐姐”、“一定要听话,看哥哥不听话,所以爸爸妈妈不喜欢他”这种比较性的话语,这种语言会让两个孩子心理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应该实施榜样式引导教育,如:“你看哥哥多棒呀,可以自己收拾玩具!”“姐姐今天有进步了,我们一起庆祝。”用这种积极、乐观的教育引导,会让家庭教育轻松双赢。

    “单独二孩”后,家庭教育中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是教育时间和实施者是谁。由于社会飞速的发展和竞争压力的增大,教育孩子的时间非常少,教育孩子的是家庭中的老人,这样就出现了孩子自私、独立性弱、依赖性强、宽容度小等等问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以“单独二孩”为契机,也许可以让家庭教育的责任重新回到父母的手中。

    回想一下我们的父辈们,家庭中都是两个以上孩子,孩子们会自然地相互谦让、相互照顾、相互影响。

    父母就是家庭中的引导者,引导孩子发现什么是正确的做法,什么是错误的行为。在我所教的孩子中,有很多双胞胎,这些家长会告诉我:其实教育两个孩子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累,两个孩子会自己做游戏,而不是缠着父母、要求父母陪着他(她)玩;孩子们会相互帮助穿衣服、拿东西等等。我想,只要是家长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正确引导孩子,“单独二孩”后,孩子的自私、独立性、依赖性、宽容度等问题都会有所变化。

    “单独二孩”后面临的问题很多,有喜有悲。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向家长传递科学的教育理念,从家庭教育入手,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作者单位:内蒙古包头市包钢幼教处包钢十五园)

    【对话双子女家庭】

我为什么要生两个孩子?

    ■本报记者 常晶

    【李一慢】“70后”全职奶爸,有两个儿子。他在家庭中展开研究,写了家庭教育方面书籍。

    记者:为什么想要再生一个宝宝?

    李一慢:思想基础是我们夫妻都喜欢多子女,我们一直希望生育两个孩子。喜欢李宗盛的一首歌《希望》中描绘的场面:养几个孩子是我人生的愿望/我喜欢他们围绕在我身旁/有一天我会越来越忙/还好孩子总是给我希望。

    记者:那么准备要第二个宝宝前有哪些担心,做了哪些针对性准备?

    李一慢:真要生需要克服许多障碍。政策、经济、精力都先不讲,我觉得排在第一的是孩子妈妈的刀口,那可是要生生在原刀口再来一次啊!我很不愿意让葫芦妈妈再受苦。但是葫芦妈妈的勇敢成全了我们的大家庭。当思想基础达成共识,生理基础就是自然而然的过程了。

    我们给第一个宝宝做了情感、思想与物质上的铺垫。我还专门买了一本小兔波力的绘本《我要当哥哥了》,跟儿子谈谈爸爸与伯伯、妈妈与小姨的故事,让他了解兄弟姐妹的亲情与快乐。

    记者:第二个孩子给家庭带来哪些改变?

    李一慢:最大的改变是我们成了特殊群体,相对于独生子女家庭而言,孩子妈妈发现自己很强大,潜力无限,本来对付一个都困难重重,现在成了育儿达人。

    【海江贤】“50后”母亲,两个女儿现在已经大学毕业,在北京从事服装设计与新闻工作。

    记者:您所在的那个那年代正值独生子女政策实施初期,当时为什么考虑生第二个宝宝?

    海江贤:从政策上来讲,我们的家庭并不违反国家规定,因为我是蒙古族,少数民族家庭可以生第二个孩子。作为家长我们希望孩子以后能有个伴,相互有个照应,互相帮助。

    记者:第二个孩子带给你们怎样的压力?

    海江贤:我的孩子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那时刚刚改革开放,社会经济还不是很发展。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过年时给孩子买衣服,我们要买两套,一人一套。当时交学费110元一学期、间餐费每月30元,什么都要交双份,买什么都要买双份的。我的女儿8岁那年非常有趣,每到交钱的时候不给她带好钱她就不去上学。

    现在大概估算一下,把两个孩子一直培养到大学毕业,每个孩子至少15万元。独生子女家庭的花销就减少了许多。经济负担往往是许多两孩家庭的最大负担。

    记者:这么大的压力后悔生第二个孩子吗?

    海江贤:虽然说有压力,但是我们收获的爱和力量是无法比拟的。其实,带两个孩子并不用费力,两个孩子一起游戏、结伴上学、互相鼓励与竞争,省去家长许多陪伴孩子的时间。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自私、孤独、不善于交流的问题,而是学会了宽容、谦让与爱。

    与此同时,可不像现在的很多家庭,一个孩子拴住一个大人。现在,孩子都已经上班了,我观察她们的为人处事方式,大方、谦让、能融入团队,还有许多朋友。两个孩子给予家庭的回报更多,举个通俗的例子,一到过年,大女儿买一件衣服,二女儿买一条裤子我就有一身的衣服,孩子也没有感到压力非常大;大女儿陪父母一天,二女儿陪父母一天,我们就度过了两天快乐的时光。一分付出就有一分回报,多一分付出收获的幸福和快乐更多。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