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中评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2-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校体育不能功利

    12月16日 人民日报 作者:钟文

    在学校体育开展得不尽如人意的基础上参加2013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排兵布阵的捉襟见肘可以想见。把问题成堆的学校体育搞好,短期不可能见成果。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参赛成绩提高上去,也不会是一个速成工程。只有与之相关的各方真正把心态放平、把思路理清楚、把行动落实下来,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舞台上才会有中国选手更炫目的身影,学校体育的蓬勃开展才能成为校园里最动人的风景。

    【点评】大冬会派不派一线明星选手,都掩盖不了大学体育羸弱的现实。当下,大学体育要经历一个回归常识的过程。了解美国教育的人,都对美国校园近乎狂热的体育文化赞不绝口,而我们的大学体育文化至今仍是白纸一张。多少基础工作我们忽略了?多少价值观我们扭曲了?让体育回归体育,其他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

    上海“PISA二连冠” 该自信还是自省

    12月10日 中国青年报 作者:张勇

    OECD定义PISA评价的目的为:不在于了解学生掌握了多少学科知识,而在于他们是否掌握了与他们将来生活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目的和定向是决定测量评价效度和信度的基础。如果教育现实、测量评价假设、评价目的与定向、测试工具与内容这几者之间,不统一甚至不符,必然导致测量与评价的信度、效度降低。PISA测试尽管在命题上新颖、更贴近实际生活,但其仍是以题型为形式的纸笔测验,这正是我国中小学生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而被训练为“熟练工”所具备的长项。

    【点评】对上海在PISA夺得两连冠,有人欢欣鼓舞,有人冷眼旁观。舆论呈现分化状态的根源,说白了,还是对中国基础教育不自信,于是要么去寻求国际标准的认同,要么连国际认同都不敢相信。而不自信的原因,恰恰在于我们知道,应试训练、填鸭式教育还未得到彻底扭转。因此,与其争论国际标准下中国教育的得失,不如老老实实把该做的事做好。什么时候我们自己问心无愧了,也就不会纠缠于老外怎么看中国教育了。

    【本期点评:高毅哲】

    敬请关注本报青年评论员QQ群:218502082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