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上学 学校之外的寻求
大西瓜 绘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到的“政府购买服务”、“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教育”,是不是也包括对在家上学的支持?
目前中国有多少孩子在家上学?他们是主动选择了更个性化的成长之路,还是不适应主流教育方式的无奈之举?
■本报记者 宋伟涛
离开学校:父母亲自“操刀”教孩子
在家上学的形式多种多样,他们共同的理念就是要给孩子自由的教育。
“在家上学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家长辞职自己在家带孩子,也有请家庭教师与孩子自学相结合,还有‘家长互助’、小型学堂等形式。”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告诉记者。“苍山学堂、日日新学堂、星光学堂等小型学堂如火如荼,也有家长聚在一起组成了‘蔬菜超人社区’,让孩子们亲近自然,回归自然,他们共同的理念就是要给孩子自由的教育。”
“科学理性平等,自由独立高贵……毋忘本园精神,努力贯彻始终。”这是龙学园的校歌,贴在北京北五环的一套两居室的墙上。“园长”张乔峰在两年前开始带儿子洪午在家上学,现在洪午已经八岁半了,与他在一起的还有同龄的小姑娘秀秀。远在淮安的父母把秀秀送到这里上学,每个周末他们都会坐火车过来看望秀秀,往返18个小时,车票每个人460元。
客厅的两个书架上摆满了书,墙上贴着张乔峰创作的龙学园校歌和“健康、快乐、全面、杰出”的办学理念,书架上还挂着洪午和秀秀的课堂表现评价表。这个星期洪午的表现较好,得到了214颗星。记者看到墙上贴着的课程表,语、数、外等课程之外,每天都有武术、架子鼓、围棋等兴趣课。
早晨7点,洪午和秀秀准时起床,上午第一节课是数学课,张乔峰拿出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的教材,讲评了洪午和秀秀的最后总结作业。今天,张乔峰对他们的表现很满意,因此给他们每人奖励了一颗小星星。
对于语文的学习,张乔峰说:“语文我着重于写字和阅读,课堂上讲传统课本也就是15分钟,其他时间我就让他们练字,并且每个学期至少读8本到10本课外书,大多是一些好读易懂的中外名著。”
教材的选择让张乔峰很头痛,“总是在比较哪一种更适合他们,最后我还是决定数学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传统教材,而英语选了一套台湾出版的,语文就以课外阅读为主”。
记者发现教学计划并没有被严格执行,例如,第二节语文课就被联系搬家的事情耽搁了。在英语课上,张乔峰连续接到几个电话,前后持续了约40分钟,洪午和秀秀偷空看起了《星际宝贝》。张乔峰接完电话回来已经到下课时间了,他叹了一口气说:“遇到这种情况只能晚上再补课了。”
张乔峰坦言,教学计划经常会被打乱,他会根据情况不断调整教学安排。“一方面事情多,我一个人忙不过来,另一方面我也不想拔苗助长,所以有时候下午的两节课我也不会管得很严,让他们可以玩一玩。”
上午九点半到十点半的活动课,是洪午和秀秀最开心的时候,张乔峰带着他们绕着小区跑了3圈,又带着他们跳绳。为了提高孩子们的积极性,他还设计了小比赛,每人有3次机会,洪午最终得到了冠军。比赛中洪午要模仿架子鼓的节奏来跳绳,张乔峰立即鼓励他试一试,洪午很有节奏地跳了起来。张乔峰告诉记者,只要孩子们有新的想法,他就鼓励他们去尝试。
同是在家上学的实践者,居住在北京朝阳的王丽萍告诉记者:“我的孩子初二时开始在家上学,为了孩子,我辞职成为了专职妈妈。”王丽萍为此四处讨教经验,亲自为孩子挑选了一套美国的教材,帮助孩子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请了篮球教练,每个周末带孩子去孤儿院做志愿者。
与父母辞职在家教孩子不同,广州的吴先生是让孩子自学。他告诉记者:“我的孩子主要靠自学,只是英语请了一个家庭老师。我下班回家后检查他的作业,如果孩子贪玩没写作业,我也会打手掌心处罚,但处罚之前会和他说道理,告诉他错在哪里。处罚后要告诉他爸爸妈妈是爱他的,希望他能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会自学。”
渴望突围:探索更适合孩子的路
一些学校把孩子当成考试的工具。我们宁愿孩子做试验品,也不愿意孩子做学校教育的牺牲品。
家长或是因为感受到学校无法提供符合自己孩子特点的个性化教育,或是因为孩子性格不能融入学校,想要探索一条更适合自己孩子的道路,这既是对现代教育体制的一种突围,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张乔峰告诉记者,很多家长想要给自己的孩子提供个性化、符合孩子自身特点的教育,而现在的学校应试教育比较严重,统一模式,往往让孩子产生挫败感,加之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让孩子和家长都不堪重负。
辽宁网友“乌云飞渡”12岁的孩子也在家上学,他告诉记者:“我的初衷是不限制孩子个性化发展。根据我孩子独特的个性、喜好、性格、态度,我认为还是不走学校路线为佳,实践效果很好。”
“一些学校没有把孩子看作孩子,而是当成考试的工具。我们宁愿孩子做试验品,也不愿意孩子做学校教育的牺牲品。”一位家长如是说。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调查显示,因为“不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而在家上学的比例为51.4%。可见对学校教育体制的不满,是家长和孩子选择在家上学的主要原因。
“除了不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一些所谓的‘问题孩子’也是在家上学的另一重要原因。”杨东平说。
家住江南某大城市的严海燕,有一天被老师叫去谈话,才知道儿子已经变成“问题小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爱说话、成绩差……最后到医院检查,孩子竟被确定为“多动症”,她觉得“也许是学校教育不适合孩子,其实儿子没有老师说的那样差”。考虑再三,她决定让孩子在家上学。
像严海燕这样因为孩子个性原因而选择在家上学的家庭也有不少。“孩子的叛逆性太强,不适合在学校学习。”王丽萍说:“建国60周年国庆时,学校组织一项大型活动。当时老师要求所有学生将手里的东西都放到包里,我儿子看到组长没有带包,就主动过去帮忙拿了一下东西,老师发现后没有听他解释就批评了一通,孩子受不了,扭头就跑出了学校。”
王丽萍说:“孩子平时爱打抱不平,认为不公平的事情会跟老师顶撞,经常采取的反抗方式就是在课堂上睡觉,因此成绩一直都不理想。初二时孩子提出在家学习,综合考虑到他平时在学校的表现,我们只好同意了。经过几年的在家学习,孩子慢慢成熟了,脾气也没有那么倔了,现在美国上高中,很能适应周围的情况。”
困难重重:家长需谨慎对待
教育不可盲目试验,要对下一代的发展有一种敬畏感,不要拿孩子的前途作为赌注,警惕事与愿违。
正如一位来自湖南的父亲所说,“家长们选择让孩子在家上学应该十分慎重”,在现实中,在家学习仍然面临很多难题。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汪明认为:“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从现实情况看,现代‘私塾’中的绝大部分都缺乏必要的审批手续,合法性存在明显问题,合法化之困是制约在家上学的瓶颈。”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认为:“我国应启动义务教育法的修订,对在家上学进行明确界定,同时明确父母的教学资格、在家上学的质量监督,避免由此催生非法办学和适龄儿童辍学的现象。”
除了合法化之困,在家上学对孩子身心的长期影响也是众多家长所担心的。有反对者就提出将孩子与同龄人隔开,限制他与同龄人的正常交往,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影响孩子的早期社会化。记者采访到一名在家上学已经三年的孩子,这个15岁的男孩说:“有时候我也会感到孤独,就去小区的篮球场打一会儿篮球。”不少家长也告诉记者,孩子和人相处的问题是他们最为担心的,处理不当孩子可能会自闭。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岳龙认为,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无法替代的,比如社会交往机会,哪怕家长刻意制造机会,也无法与学校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相比。
“教育是一门科学,教育者需要专业的学习和训练,教育方法、方式都有技巧。”杨东平说。通过与家长们交流,记者发现家长所教的科目大多是人文方面的内容,教学内容很大程度上为家长自己的眼光甚至陈见所局限,随意性较强。对于这种情况,汪明提出:“培养国学素养、弘扬传统文化与接受正规义务教育并不矛盾。个性化、多元化教育与整齐划一的学校教育模式并非不可调和,以国学教育代替学校教育的做法既不符合人的成长规律,也不符合教育规律。”岳龙也认为:“虽然家长的初衷是培养健康而完整的人,但到最后,往往重视孩子某一方面技能的培养,而忽略孩子全面发展的机会。”
“我们走了一年,才觉得真不容易。”一位在家上学的实践者对记者说:“教材、教室、教师、体育课场地、社会实践,事无巨细,甚至一顿午餐也要靠家长动用各自的社会资源解决,太难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