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维:十五年“安静”编大典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1-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手边除了用了十几年的红色陶瓷杯、从家中带来的小台灯、一个小烧水壶,就只有一摞一摞的编纂稿,每页复印纸上竖排繁体的文献上都有他的标记。每张稿纸上都是他一笔一画的文献记录。

    除了他伏案写作的一席之地和查阅古籍的资料上,其他的地方都沾满了灰尘。办公室墙角也结上少许蜘蛛网。对他而言,这是间来之不易的办公室,“原来这边是琴房,好不容易争取到的”。

    现在,《训诂分典》800万字已完成,团队成员正处于校对阶段。预计,今年年初会正式出版。15年的风风雨雨,5400多天的坚守,李思维带领他的团队终于完成了这项难度最大、工程最艰巨、编辑出版任务繁重的国家项目。

    【13小时】

    切除脑部肿瘤用了780分钟 手术后失忆了却没忘大典

    李思维出生于1936年12月,1956年考入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留校工作,从事古汉语研究与教学,至今已57年。

    李思维接受编纂《训诂分典》时,已过花甲之年。当时,除了心脏有点毛病外,身体还是很硬朗的,所以他才有信心临危受命,决定带领大家为国家编纂大典。

    起初,李思维没有认识到编纂的难度,认为是把前人的研究分类整理,编纂成书就可以了。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课题研究之难度逐渐显现出来。为此,李思维经常向时任《语言文字典》总负责人、著名文献学家、湖北大学朱祖延教授请教。

    2001年4月10日,李思维给朱祖延先生写了一封长达5页的信。他把遇到的困难都写在了信上:“我们尽力对材料进行核查,但还有极少量的问题难以解决。首先是有的材料已无法查找。如《小学考》所引曹粹中《放斋诗说》,在《四库全书》编纂时已无传本,仅从《永乐大典》可以看到。但《永乐大典》已毁,如今极少量的残本中仅剩七处引用,根本不见对《尔雅》的论述。”

    除了一些典籍无法查找,还有一些典籍核查难度太大。李思维在信中说:“比如《小学考》引有刘肃《大唐新语》一段。我们从几种版本的《大唐新语》中都未查出,而刘肃又无其他著作,一时不清楚此话从何而来。究竟何人所言,只有遍查相关笔记类书籍之后,看能否有个结果。”

    再难也不能放弃,再难也要做下去。作为负责人,李思维的压力不仅来自身体劳累,更来自心理和精神。就这样,日复一日的身心劳累不断吞噬着他的健康。2008年8月,由于头晕头疼厉害,李思维倒了下来。家人赶紧把他送进医院,庆幸的是抢救及时,危险及时化解,只需要住院休养一段时间就好了。

    躺在病床上,李思维一直放不下心。他忧虑的是,当《大典》编纂进入关键的收官阶段,自己病倒了,这会影响课题研究的进度。所以,从医院一出来,李思维不顾医生“在家静养”的劝告,又回到了他最牵挂的工作室里,埋头典籍经卷之中。他在工作室的时间更长了,总是老伴打电话叫吃饭了,他才放下手中的工作,迈着蹒跚的步履回家。

    李思维是一名老党员,他不仅治学严谨,而且关心国家大事。2011年,《训诂分典》的编纂工作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在当年文学院开展的创先争优党员公开承诺大会上,李思维说出了“除非李思维死了,不然什么都阻止不了我做大典”的庄重承诺。这是他对学校声誉的坚守,也是对学术的坚守。

    越是最后的阶段,研究任务越是繁重。夜以继日的拼命工作再次吞噬了李思维的健康。2013年3月,他的右脑部位被查出一个鸭蛋大的肿瘤。经常的头晕头疼,正是这个脑瘤造成的。医生诊断说:必须手术切除,否则危及生命。

    3月28日,在湖北省人民医院重症手术室里,最著名的脑外科专家亲自执刀为李思维做脑部肿瘤切除手术。手术从早上8点开始,一直到晚上9点才结束,整整做了13个小时,780分钟。

    站在手术室外面的家人、同事一直在焦急地等待。尤其是在手术中,脑部的一条血管被割破,出血不止,大家的心都悬了起来。幸运之神再次降临,除了流血稍多一点,肿瘤成功切除,李思维再次从死神手中逃脱出来。“老天不让我走,还是想让我把大典完成啊。”李思维感慨地说。

    乐观坚强的李思维做完手术后身体恢复很快。半个月后,他就出院在家里休息了。开始吃饭还要家人喂,到了5月,李思维自己可以吃饭了。7月8日,他到医院复查,切除的肿瘤是良性的,一切康复很好。

    “别的事情都记不清,只有《中华大典》的各项事务他记得清清楚楚,”肿瘤手术后,医生诊断说李思维大量的记忆会丢失,“但绝对忘不了这刻骨铭心的《中华大典》。”他的老伴伍凤容感慨地说。

    从医院复查回来,李思维在家里只休息了两天,又到工作室里开始干了。整个暑假,李思维一直在工作室里加班,做书稿最后的校对工作。

    “我们不仅完成了这项国家工程,而且培养了一批古汉语研究人才。退休之后,什么都不做,时间还不是一样过去了。我做这个一点也不后悔!”李思维说这15年很辛苦也同样值得。

    王洪涌副教授说:“2002年,我加入了李老师负责主持的大典编纂工作。刚开始,李老师给我的第一和第二批参考书目,都是他工工整整手抄在稿纸上然后复印的,将近100页,收集的书在2000种左右。我在查找材料的时候,有时候仅仅知道某个人或某部书的名称,我去问李老师,他都会很快地告诉我说,某位学者的书收在某部集子里,有什么版本,可以在哪里查到。记得当时查清人黄模的《国语补韦》,李老师告诉我说湖北省图书馆有藏书,让我去查。果真在那里就查到了这个善本。有时候古文的断句我不太肯定的,拿着稿子去找李老师,他跟我一解释,我就觉得豁然开朗了。”

    李思维花甲之年编大典,两次大手术住进医院,大家都非常担心他还能不能康复,但他身体稍微恢复之后,又回到了大典的编纂工作中来。现在大典已经收尾了,还有些琐碎的工作需要处理,李思维还在继续忙碌着……

    “搞完了,他才能安心。”李思维的老伴说。

    ——————印象——————

    我辈当引以为典范

    ■曹海东

    自1998年至今,已有15年了。李思维老师这15年只做着一件事情:编修《中华大典·训诂分典》。他在修典过程中的行事作为,看似寻常,实则难能,彰显着可贵的精神品质。以我参与修典而对他的了解,其精神品质有四个方面尤为突出,可用四句话来概括:不弃诚信,敢于担当;不畏艰难,勇于前行;不苟其为,务于精工;不计名利,甘于奉献。下面略记一些事例,以为诠释。

    当年,随着编纂工作的推进,一个又一个难题凸显出来:人手短缺,经费不足;资料浩繁零散,搜寻起来如大海捞针;搜集来的文献资料需作校勘和标点,颇费时日;要把杂乱无章的原始材料整合成一部自成体系的新书,非一蹴而就……有这么多超乎想象的困难显露出来,一般人(特别是已退休的老人)可能会选择打退堂鼓,但李老师却选择了迎难而上,一干到底。何以能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认为一个人为人处事,应该讲究诚信、坚守承诺。他常说:“我当初答应接手这件事,就算是一种承诺,所以不能半路撂挑子,辜负学校的信任。”每次患病住院,他总担心不能完成任务:“我活到这个年纪,对死并不恐惧,只是担心我死了而《分典》没做完,说过的话不能兑现。”其言其情,给人的感觉是,不完成任务、兑现承诺,死也不瞑目。我常想,李老师一次次地被病魔击倒,又一次次坚强地站起来,其实是一种精神的力量支撑着他:接受的任务就应该把它完成,说过的话就应该把它变为现实!我还想,也正是因为有这种精神力量的支撑,所以他能无怨无悔、全身心地扑在《分典》上,把修典当作了他晚年生活的全部。

    2009年4月,李老师电话联系某高校的一位参编老师,欲催其加快进度,但一直联系不上,很着急,便于某日邀我一起去这所学校。那天雨下得很大,我说我一人前去即可。他说:我也一起去,显得郑重其事。遂与我一道冒雨赶到该校,见了那位老师。大家在编排资料时查考作者的生卒年,颇感繁难,他便利用工具书等查检了近千名古代学者的生卒年,制作了《资料作者排序参考年表》。有了这个年表,大家编排时甚感便捷。

    李老师修典,一板一眼,一丝不苟,力求尽善尽美。为了让大家在编纂整理过程中有章可循,他制订了操作规范。他整理的稿子,贴上去的复印件方方正正,写上去的字一笔一画,用红笔打上的标点符号中规中矩,整个稿面干净而清爽。

    李老师修典,把名利看得很淡。他曾说:“我是退休之人,不想靠编典出什么名。”至于金钱,李老师也看得很淡。他经常自掏腰包买回中性笔、涂改液、回形针等办公用品,分发给大家。我总是过意不去,嘱他以后开出发票报销,他则淡然一笑,说:“这都是些便宜货,要不了几个钱。”有几年,学校给每位参编的退休老师发放经济补贴,李老师因为是项目负责人,拿到的钱要比另外两位副高职的退休老师多一点,他每年就把这多出的部分拿来与这两位老师平分。后来,学校停发了补贴,他还是每天雷打不动到办公室工作,有钱无钱都一样地干。

    李老师修典之事可记者甚夥,限于篇幅,择要略述如上。我想,在学术浮躁之风日盛的今天,像李老师这样十几年如一日、心气平和地做着一件有益于学术进步的事,不计名利、不问得失,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殊为难能可贵,我辈当引以为典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