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微信为“威信”
如何让微信成为助推大学生成长的“威信”平台,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任务和挑战。
■张宝君
微信作为新锐时尚的社交工具,在促进大学生学习、丰富学生生活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亦掺杂其中。微信承载的不良信息,易影响学生的认知与发展。微信“定位”“个性签名”“朋友圈”“相册”等真实信息,易被利用成为诈骗、盗窃、涉黄等违法犯罪的工具;而对微信的频繁使用和过度依赖,易损害大学生身心健康。如何发挥微信正能量,让微信成为助推大学生成长的“威信”平台,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任务和挑战。
注重引领,教育为先,提高甄别力。微信在校园大行其道之时,隐约显现的“危信”已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新问题。高校要坚持正面引导,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学生拥有强有力的思想武器,自觉抵御不良信息诱惑,自觉弱化网络的娱乐功能,把微信变成自己成长成才的得力助手。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软环境,进而提高大学生认知水平,使他们客观理性地看待和应用微信的特殊功能,促进自我教育与自我提高。将网络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在开设必修、选修、“公选”课基础上,增加网络课程,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辨是非、明事理,在众多诱惑面前自省、自觉、自律;通过创设主题活动,提高学生对微信的把控能力,激发学生运用微信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加强法律和安全教育,让学生知法、懂法,对不良信息具有正确的鉴别和判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安全。
强化沟通,注重疏导,增强渗透力。微信作为一种开放式的通讯娱乐工具,既能满足大学生对高科技技术产品的尝试与追求,又能满足大学生社交娱乐与通讯的现实需要,因而广受大学生青睐。微信虽然“调皮”,但它的利弊得失取决于微信使用者本身。只要在科技面前拥有足够的智慧与积淀,那么微信也自然会成为“威信”,效力你我。微信作为新载体,可以使思想教育工作更加细致灵活,易于教育对象所接受。教师要紧跟时代,熟悉并掌握微信的功能,加强与学生沟通,深化与学生的联系,积极构建“联系网”,随时关注学生动态,对于隐性和潜在问题实施有效管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教师可以凭借微信平台轻松快捷、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地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疏导心理。而对于那些羞于直接与老师交流的学生,这种间接的沟通方式也给他们提供了与老师亲近的机会,进而更好地实现方便学生、为学生谋求发展的目的,进而强化教育的渗透力。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在网络上创建“迷你课堂”,借此随时发布教学内容、知识要点以及作业信息,让学生在闲暇时可以随时浏览,减少教师在课堂上布置作业和安排教学的时间,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学生也可以通过微信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延伸管理,效能为重,提升服务力。微信因其方便、快捷、用户众多的特点,打破了传统时空的障碍和界限,广受高校就业部门和用人单位的欢迎。高校可以与用人单位联合开发就业微信平台,利用微信强大的交际网络,通过“经典推荐”为学生提供推荐简历制作、应聘、面试等实用技巧,通过“信息速递”为学生提供最新的招聘信息,通过“政策解读”为学生提供有关就业创业的政策,通过“职业规划”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信息,通过“特别提醒”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注意事项等,实现全程化、全方位的微信就业指导和服务,从而提高他们对就业的全面认识和了解,避免盲目性。微信作为一款通用的聊天软件,可以群发消息,并且支持多人聊天,具有随时随地收发QQ邮件的功能,为管理者构建信息库提供了可能。学校通过与基层学院联合建设资源库,邀请全校学生加入,使其成为连接学生和教师的新渠道。借助这个信息充足的资源库,管理者可以发布学校公告及通知,浏览与学生相关的信息,了解学生对学校教育、管理、服务的意见和诉求,与学生共同探讨热点问题。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有“一对一”交流功能,高校通过将学生用户的微信账号和学生的教务、学生管理等账号和密码进行绑定,在特定时段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老师,就学生入学、贷款、征兵、留学、“公考”等问题开展咨询服务,实现对全校学生的实时有效管理与服务。
(作者系吉林师范大学学生就业工作处处长、教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