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好的教育叙事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2-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的教育视界》窦桂梅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杨九诠

    作者给我们呈现的是她域外教育访问的“视界”。叙事中,不时有她所任校长的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接应,有与国内教育教学的比较和思量。在具体情境的观察、体验中,作者对许多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有了深一层的感悟和思考。

    什么是好的教育叙事?我们当然可以用学术话语去给以论证和解释,但总不免用他人话语说自家心思的“隔”。也许,叙事行为和作品本身的援引,反倒能让我们在“家族相似性”(维特根斯坦语)的参详和感悟中有所领会。窦桂梅的《我的教育视界》一书给我们思考和应答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组意蕴丰富的叙事案例。

    这是一部让人心有所系、心有所念的书,看似非学术性的品鉴,恰恰是缘于它的教育叙事特征。在作者敞开的教育叙事的空间,我们也得以进入其中,心有所系;在作者沉浸于移步换景的沉吟与沉思时,我们往往会似有摭拾,心有所念。

    教育是实践的,教育的最高智慧是实践的智慧。在教育领域,逻辑、理论、科学的进路固然重要,但其功能和作用也十分有限。“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胜景,更多在教育实践中。对教育实践的情感、智慧、经验、思想的表达与阐发,积累与分享,更多要依靠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的叙事和反思。叙事和反思之所及,并没有规范的逻辑体系进行自我划界,不同于我们通常所知的“学科”形态。但是,“一个并没有特定界限的领域仍然是一个领域”(伊哥坦语)。这个领域是情境——体验的、生活——实践的,其边缘地带往往是模糊的、迟疑的,或者干脆有时就是敞开的。窦桂梅在这部书中呈现给我们的域外访问的“教育视界”,就是这样的“没有特定界限”的领域——正如她在序言中说的:“‘视界’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本书的内容基本上都是窦桂梅域外教育考察过程中写下的随笔性的文字。她在考察之后总是会很快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体现了作者优良的职业习惯和优秀的职业素养。她在序言中写道,曾经带学生前往欧洲演出,因为“忙于照顾学生”,“当时的一些见闻和感受,也没有时间及时记录,似乎没有留下什么,现在提笔有些时过境迁了”。“时过境迁”的感受,也从“反向”看出这部书生动地反映了教育叙事和反思的特征、要求:情境与故事,不是外在的研究对象,作者在情境中体验与反思,作者是故事本身的参与者。

    正是作者能够沉浸于她的“教育视界”,才有了真实的感性“沉吟”与理性“沉思”。

    这部书中,作者绝不贸然地去抽象概括什么,对场景与细节有着感人的教育热情和教育敏感。在一所特殊教育学校访问,因为学生快要放学了,但“我们”还在提问,“校长非常着急……再看她的脸,红到了脖子根儿。但出于礼貌,校长还是没有打断我们”。校长对孩子们的惜护之心跃然纸上。显然作者也深深感动了,将“校长的脸红了”作为小节的标题。作者问一位进修中文的女孩在学校6年的最大感受是什么,“女孩想了想,没有做出回答,但是这种无声的回答更让我们感到真实”。其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教育情境的细节精微而可贵的教育理解。

    作者域外教育访问的叙事中,不时有她所任校长的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接应,有与国内教育教学的比较和思量。在具体情境的观察、体验中,作者对许多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有了深一层的感悟和思考。《让好教师留在课堂上》一文,是作者考察了英国教师的专业要求,并与《清华附小办学行动纲要》中教师专业要求相接应后的所感所悟。在这种相互映照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在教师这个职业中,我们永远修炼!”这样的叙事过程中的理性“沉思”,在文本中有深有浅,有隐有显,时时生发,让人不禁凝神驻足。感知和考察国外学校安全意识及措施时,对我国学校在这方面欠缺的忧思隐然可见。在考察日本教师负担时问出:“对比中日教师,负担都重。只是,我们疲于奔命所承担的那些,有价值吗?”

    本书几乎没有学术性的结论,但常见给人启示的“格言式”的吉光片羽;没有逻辑链条串起的论证,但常见让人跟着感悟、跟着感动的生动细节以及真诚、真实的赞叹、疑惑和感慨。“事”与“思”自然地连接在一起,有不少近乎是“事”、“思”和“诗”的融合了。尤其是第三辑“乌克兰教育随笔”,作者对苏霍姆林斯基的崇敬和热爱之情,字里行间都能触得!

    这是一部优秀的教育叙事作品,是一则教育工作者教育反思的范例。当作者都能在梅西百货采购时从打折里看到“道德教育元素”的时候,我们看到什么是教育者的生活,什么是教育者的教育生活。过一种教育生活,是教师职业性的真正体现。叙事与反思,是通往教育生活的一条需要教师自己踩踏的山径,这条路总是有花草相伴、溪流相随,总是在这里或那里给予我们新的景象,就像作者在本书中给我们打开的“教育视界”一样。

    我愿意推荐这部书,并以我对教育叙事的理解和赞赏写下上述文字。希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参与到对教育开放而持续的叙事和反思中。在情趣盎然、意蕴丰饶的教育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对“什么是好的教育叙事”有着自己层蕴叠加的领悟。(作者系教育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